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6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115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求实》2013,(6)
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重点培育的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家庭农场的内涵并以江西水稻种植为例进行分析,家庭农场的土地适度规模为70-150亩。要达到这样的适度规模,存在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工看重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村人力资源匮乏、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等制约因素。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好农民承包权流转服务、提高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等措施将有效促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2.
《北京观察》2011,(8):47
<正>平谷区政协对区经管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调解纠纷仲裁工作进行视察平谷区政协经济科技农林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全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进行视察。委员们实地察看了区经管站土地承包仲裁庭、仲裁合议庭及农村产权交易所,观看了土地承包经营  相似文献   
3.
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和支撑,发展扶贫产业项目是实现真脱贫的核心,也是驻村第一书记首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发展好扶贫产业项目,通过在泗水县杨柳镇郭家铺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重点要抓好以下环节。早行动,选准项目什么样的扶贫产业才是好产业呢?笔者认为,该产业必须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既能保证贫困户有稳定的分红收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通过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各类农产品市场等措施,农产品综合商品率已有很大提高.伴随农业二三产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已占据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李刚 《人民司法》2022,(5):54-58
企业股东们委托给个人进行经营管理,收取固定金额承包费,不违反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应是合法事项。个人在承包经营期内将企业的对外债权转让给自己或者利害关系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严格审查是否存在真实交易基础事实或者合法事由,以避免个人借机非法侵害企业及其他合同关联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5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09年6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09,(13):42-43
近日,中国立法机构出台了专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以期解决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相似文献   
9.
施杨  朱瑞 《法律适用》2012,(3):115-118
【案情】 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市闵行区万洲旅馆(以下简称“万洲旅馆”)。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熊忠武。2010年3月.万洲旅馆找案外人苏建华进行旅馆墙面、过道的修补工作。同月18日,苏建华招募外来从业人员熊忠武具体实施该项工作。同月24日,熊忠武在万洲旅馆处进行修补工作时发生摔伤事故。治疗期间,熊忠武向万洲旅馆主张...  相似文献   
10.
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武装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实现区域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显然是一条既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