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近年来,各地反腐的怪招可谓层出不穷。有的搞扑克反腐,给每个领导干部发一副廉政扑克;有的搞电脑反腐,把各级干部的电脑装上屏保;有的搞小学生反腐,让小眼睛去盯大眼睛;有的搞夫人反腐,举办领导干部家属培训班;有的搞抄书反腐,组织干部抄写反  相似文献   
2.
书迷指一心迷恋于书的人。元末宋濂,因家贫无力购书,只好到处借阅,读后还把书全抄下来,即使天冷砚台结冰,手指僵硬,也抄书不止,被称为"书迷"。书城唐代李泌,不但看书多,而且家中藏书汗牛充栋,被誉为"书城"。书仓后汉的曹平,积石为仓以藏书。号曰"曹氏书仓"。书窟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奋读书,出门则藏书跟随,终日手不释卷,读书所坐之处,四面书籍卷轴盈满,时人谓之"书窟"。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学院的根 本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适应上海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 德、智、体、美等全 面发展的高等技术 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技术型、应用 型的人才是高职高 专教育的基本特征, 以"应用"为主旨来 构建高职教育中的 课程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抄书     
吕震邦 《政府法制》2012,(29):29-29
如今认真读书的人恐怕不多了,至于有没有“抄书”的-人,恐怕除了书法界一些人士之外,喜欢抄书,几近绝迹。由此让我想到苏东坡当年抄书的逸事。  相似文献   
5.
田芝 《团结》2005,(1):43-44
康熙六年(1667),五十五岁的顾炎武,从北方回到江南稍作逗留之后,又一次从江南出发,途经山东,来到北京。这一次,他从友人处得到了《春秋纂例》、《春秋权衡》和《汉上易传》等书,又由友人资助,抄录了这些书。事成之后,他写了一篇《抄书自序》,谈了他抄书的缘起和经历。顾氏起家在明代正德年间,传到顾炎武这一辈,先后六代,一直走着读书做官的生活之路。顾炎武说,在他高祖之时,他家里已藏书六、七千卷。这些藏书,在嘉靖年间因为“倭乱”而毁废殆尽,但到万历初年,也就是在他曾祖父手里,家中藏书又积聚渐多,恢复到他高祖时的规模。到他祖父这一辈…  相似文献   
6.
不少老年人离退休后,都迷上了书法绘画,把它当作修身养性的好方法。而家住门头沟区79岁的离休干部闫一玺,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乐趣。10年前,闫老一时兴起,喜欢上了抄书抄报,并从中获得了享受  相似文献   
7.
王宝文 《侨园》2014,(6):39-39
我曾有过抄书的经历,而生涯中的这—幕,却是从父亲为我伏案抄书开女的……那是在"文革"时期,刚转业到地方基层单位工作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靠边站了。由于受父亲的株连,我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遭到人们的欺辱和冷落,同学们不跟我们这类人交往,更为可气的是学校不发给我书本。这使父亲很伤感,只好在他下放的地方,向农家学生借来课本,晚上回到家,不顾蚊蝇叮咬,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抄写书本,白天还给人家,晚上再借来抄。经过几个晚上的鏖战,我终于有了书本,虽不像同学们的那样规整,但我很喜欢。  相似文献   
8.
正言恭达说,我的中国梦是期待着全民能在当下文化春天的"书法热"中赢得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的传承;让慈善文化成为全民的生活理念—在爱中行走!作家苏叔阳说,言恭达的书作,常常"以我书,写我思",不把书法当作古人之书的抄书匠,所以,他常写他的诗作。这是他的书法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时代之作,"为人生而艺术"的生动体现。言恭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他5岁随父习  相似文献   
9.
正那是1977年的冬天,我们参加"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年的招生考试。考试过后,我和我的同学,同村要好的朋友阿平抱头痛哭。阿平一边哭一边指着书桌上的"课本"说:"这些东西根本没有用啊!"是的,在"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试中,阿平落榜了。在这之前,为了帮助阿平复习,阿平在城里工作的叔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