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38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4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把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全新的生活“现在的每一天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我又重新活了一回。”带着一副无框眼睛,看上去既文静又大方的杨丽说,她现在是选择性记忆,得病后有很多事她都想不起来了。这是她第二次入院治疗。再过几天她就要出院了。杨丽毕业于北京一所技术学校,3年前曾在一家公司做平面设计。“做这份工作挣的不多但很辛苦。”她说,工作了两年后,男友心疼她,就让她辞职回家了。从此,她每天天昏地暗地玩游戏,饮食也不规律,刚开始时还觉得是种解放, 可时间一长,竟成了难以忍受的压力。也许,这种无规律的生活正是她得抑郁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扩大性自杀,在我国精神医学司法鉴定中并不罕见,但尚未引起更多的注意.目前仅见对抑郁症的违法肇祸行为的报道中提及此种情况.笔者在近年司法鉴定中积累的七例扩大性自杀的案例中,除抑郁症4例外,有临界度精神发育迟滞伴反应性精神障碍1例,精神分裂症2例.现结合案例作一分  相似文献   
3.
<正>STRASSMAN在20世纪初提出扩大性自杀的概念,即抑郁症患者在抑郁情绪的影响下,考虑到自杀后亲人遭遇不幸或痛苦,从同情和怜悯的角度出发,先将亲人杀死后再自杀[1]。这是经典的扩大性自杀概念,也是狭义的扩大性自杀,可称之为“利他性自杀”“怜悯自杀”“仁慈自杀”等。但也有抑郁症患者并非出于“怜悯”心理的“利己性自杀”[2-4]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扩大性自杀[2]。因此,对于广义的扩大性自杀,我们定义为精神障碍者在精神病理因素影响下而绝望,在实施自杀前为安排后事而杀害其亲人的一种行为,也可称其为“家族性自杀”。  相似文献   
4.
我们生活在一个“速度至上的时代”,成名要早,致富要快,快速入门,快速记忆,英语速成,爱情速配……当大自然的野趣和闲情逸致离我们越来越远时,过劳死、抑郁症、亚健康开始笼罩职场阴魂不散……请遵从内心的需求,投身于全球“慢生活”潮流。  相似文献   
5.
声音     
给你足够的钱,却不给你人生目标,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了。口英国17岁少年唐纳利买彩票中了200万英镑,买豪宅靓车后,他患上了抑郁症.29岁时死在豪宅中,并留下这句话。  相似文献   
6.
马良德 《检察风云》2014,(20):30-30
看到某些腐败官员裘马扬扬、美女环绕,很多人艳羡得眼睛发蓝、手心发痒,恨不得立马也做上一回,就连刘邦见到秦始皇的威仪也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一番。其实,人们看到的大抵是腐败官员得意的外表,以为他们心里舒坦的要死,实则不然,腐败官员心里也犯嘀咕,若赶上风声紧的年头,隆隍不可终日,要不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抑郁症官员呢!  相似文献   
7.
抑郁多米诺     
郑宾 《检察风云》2014,(20):45-47
"我的父母是很疼爱我的,但他们不了解这个病,认为抑郁症就像一般的感冒一样,只要吃药,就会好了",谈到家人,周伟痛苦地对承办检察官低语:"他们只给了我物质上的支持,但精神上的,从来是没有……我感到很无助……"抑郁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也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从表面上我们未必会发现他们与我们之间存在的不同,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却经受着我们无从了解的挣扎与无助。  相似文献   
8.
《时代风采》2011,(3):62
认真回忆一下,你睡觉的时候,是否有以下几个习惯?1.看电视、听音乐或者玩电脑的时候睡着。2.强迫自己按"点"上床睡觉、起床,而且这时间"点"总在调整。3.自然醒来后,想着再"赖会儿床",强迫延长睡眠时间。4.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双休日补觉。5.工作压力大,晚上需加班,在高强度的工作结束后马上入睡。  相似文献   
9.
10.
陈先岩 《人民公安》2007,(12):60-60
张纯如年纪比我小,其实用不着我像遥想古人那样地遥想她,但因为她是美国,人住在遥远的大西洋彼岸;因为她已离开人世去了另一个世界;更因为她勇敢无畏,所以我必须“遥想”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