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329篇
中国共产党   612篇
中国政治   714篇
政治理论   104篇
综合类   16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从个案报道中来。由个案而起,抛出问题,令人深思。判决到个案审判中去。因个案触犮,化解矛盾,定分止争。“范志毅‘睹球’侵权案”“考拉海购‘售假’侵权案”“世奢会诉媒体侵犯名誉权案”—作为新闻媒体侵权典型案例,在我国传媒界和法律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两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规制及保障新闻媒体监督权,常说常新,探索不断。研究个案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先从三个个案说起……。  相似文献   
2.
穆欣 《党史文汇》2006,(1):36-40
今年,是林枫诞生100周年. 很久以前,我就认识了林枫.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从晋西南到晋西北,再到晋绥解放区,我都在他领导的地区做新闻工作.建国以后到了北京,1957年秋我到<光明日报>社工作.这张报纸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党的文教方针政策为宣传重点.当时,林枫正在北京,先后担任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主任兼国务院业余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校长等职,从1959年3月起又是中共中央文教组成员.因此,每逢在编辑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我就去请教他.尽管他的工作异常繁忙,但对于我历次提出的约谈的要求,他总是慨然应允,及时安排时间.每次他都亲切接谈,谆谆诱导,发表引人深思的精辟见解.我带去请教的一些难题,总能得到圆满的回答.有时看到我们报纸上某些报道或评论偏颇欠妥,他也主动地打招呼,提醒注意,及时纠正了出现的差错.他不单是对文教方针宣传中的问题提出意见,有时还就报纸编辑业务方面给予富有卓识远见的指点.这种交往前后持续10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先后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投入监狱.前后10年,从林枫同志历次谈话中得到的教诲和启示,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06,(12):23-23
安徽省人事厅下发了《安徽省新闻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在高级记者、编辑职称评定能力条件栏中,增添了一项内容,“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三篇,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的,每年不少于30篇。”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理论,是对唯对史观理论的新发展。为此,笔者从哲学角度反思“三个代表”理论对唯物史观理论的新创新。  相似文献   
5.
权利表见责任研究——以物权法善意取得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焜 《政治与法律》2007,13(3):83-88
善意取得理论解决的是外观信赖人取得受让财产权利的正当性问题,而真权利人丧失权利的法理正当性则在于其应承担的权利表见责任。权利表见责任,即所谓“对权利表象的责任”。权利表见责任有其认识论和实践论上的必然性,其法理基础在于理性受意人角度的意思表示解释理论。权利表见责任的实质是一种法律上的拘束,是作为第一性的义务,而非第二性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做好对人代会的报道是人大宣传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从以往的报道来看, 存在着官言多、民言少的现象。笔者认为人代会宣传还应以民为本, 多些“民”话。报道形式要民众喜闻乐见。人代会年年开, 必要的程序性报道自然不可缺少。但如果每次会议报道都是程式化的“某某强调指出”之类,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代表大会, 就是领导汇报, 代表讨论, 例行公事而已。表面上颇具声势, 实则缺乏深度, 远离读者、听众和观众。要使人代会新闻变成一座桥梁, 通过报道, 真正起到编者和受众的互动效应, 达到报道为广大民众服务, 民众将会议看作是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近日,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接连出新论,受到网友的一片质疑。经济学逻辑碰上民生议题,夹杂的东西就多了起来。其中春运涨价的观点争议最大。  相似文献   
8.
期刊选粹     
《时代》周刊华尔街的中国争夺战近几年,世界各大投资银行都纷纷看好中国巨大的资本市场。西方投资银行将获准管理中国企业的养老基金,为数量庞大的中国储户提供金融服务,并在中国的证券交易所买卖债券和股票。美国的摩根士丹利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的主承销商,并成为2005年在中国业绩最  相似文献   
9.
何晶茹 《台声》2005,(10):25-25
陈水扁在危地马拉提出经援中美洲的“荣邦项目”,透露将以2.5亿美元成立“荣邦基金”,协助“友邦”发展经济。但不仅台方官员错误转述“项目”内容,造成岛内媒体报道偏差,危国媒体的报道内容也有误,乌龙一箩筐,令陈水扁震怒。据悉,“荣邦项目”原本预计提出的时间是27日的中美洲高峰会,但由于陈水扁提前将项目内容曝光,相关官员解释不及,造成误会和争议。岛内媒体报道出现各种版本,有说这笔2.5亿美元是投资、贷款,有说是援助做基础建设。在金额方面,电子媒体第一时间传回岛内的新闻都说是“每年2.5亿美元”。多位出面解释的官员说法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内洞山会议     
清纯 《今日海南》2006,(9):35-35
切入点一:从“一脉相承”的认识角度切入《江泽民文选》是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而系统的理论阐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基于“一脉相承”的认识角度,有利于我们把握《江泽民文选》所反映的理论成果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方位和理论地位。切入点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切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于,在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