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白2008年中央的“千人计划”出台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向“人才回流国”逐渐扭转。中国人才战略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吸纳人才,还在于引领和驱动目前亟需的发展模式的转型,高质量的人才正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山西省绛县工商联既招商引资又注重招才引智,积极为企业引进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给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绛县工商联确立“经济靠人才、人才靠服务”的理念,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如为企业吸引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建立具有竞争、择优、评价功能的人才择业制度,打造人才流动“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3.
正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关键在人,首要靠才。近年来,寿光市始终秉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人才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省"泰山学者"6人,"鸢都学者"和潍坊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人,与企业合作的"两院"院士1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抓好县域人才工作,提高思想认识是前提。县级处在招才引智梯  相似文献   
4.
江海洋 《群众》2011,(6):28-29
近年来,丹阳改变过去以招商引资为主的传统做法,坚持招才引智先行,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完善人才引进、使用、激励机制,以更优惠的政策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特别是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丹阳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走到了全省县级市前列,创造了转型升级的新优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温暖 《今日浙江》2014,(21):38-39
正省委书记夏宝龙提出的"工作十法",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指导我们工作的科学方法论。就组织工作而言,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善于运用"工作十法",推进干部、党员和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发展,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成效。善谋大势、善抓大事精准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统筹兼顾抓工作。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战线越来越长,任务越来越重,既要抓业务工作,又要参  相似文献   
6.
李建 《当代贵州》2011,(31):46-47
坚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大力吸引国内外人才来我市创业。积极探索建立引智示范推广基地。  相似文献   
7.
王正方 《求贤》2007,(11):34-35
2006年5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前两极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新一届德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借势发展,把加入环渤海经济圈、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开放带动战略的一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8.
《支部生活》2016,(4):24-25
多年来,从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录选调生,作为云南省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一项重要举措,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底,按照省委书记李纪恒的要求,我省首次启动定向在清华、北大等高校招录选调生工作。通过“走出去”方式招揽人才,改变了以往选调生和普通公务员同步招录的做法,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经过1个多月的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截至目前,共有70名在京8所“985”高校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层层选拔与我省签订了  相似文献   
9.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和第一推动力,是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为体现一座城市魅力和实力的标签,也是推动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引擎"。在漓江东岸,桂林国家高新区七星区正着力打造"人才特区""人才洼地",以智慧科技为城区发展内生动力,以人才推动"千亿元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一时间,园区内各类人才群英荟萃,特色产业、新兴产业风生水起,充分发挥了对区域经济的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吸引、集聚人才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益范本。  相似文献   
10.
冯玥 《学习月刊》2020,(1):28-30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转型升级压力之下,一些城市以"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为抓手,着力完善营商环境,用以吸引更多资本及人才,驱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武汉因商闻名,因商而兴,有着丰厚的商业历史积淀和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探讨武汉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机制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