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峰 《法制与社会》2011,(30):47+51-47,51
今年密云县检察院以控申接待工作为平台,建立了365天24小时“无缝隙”接待工作机制。运行半年以来,实现了全员接访,“零距离”接触、服务来访群众,检民关系进一步密切,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杨志宇 《法制与社会》2010,(34):262-262,264
当前检察系统对行使检察职能的探索趋于成熟,为应对快速的社会变化、纷繁复杂的申诉需求、化解日渐凸显的各类矛盾,检察机关提出了“大接访”制度。“大接访”制度的提出不仅是控中部门内部职责范围的变动,同时也使司法警察、保安两个保障部门的职责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定位自己在接访工作中的角色,如何应对接访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如何依法妥善、有效的处置,已成为检察院司法警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查叶茂 《江淮法治》2009,(18):19-19
用“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来要求检察工作,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全国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会议上针对接访工作提出的。不久,曹建明检察长就要求用这四个词来指导全部检察工作。  相似文献   
4.
5.
6.
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日趋增多,信访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作为处理信访问题的第一道关口,信访接待对于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信访接待的工作方法和接访艺术尤为重要。为充分发挥信访接待的积极作用,在对当前接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充分运用信访接待的工作方法和接待技巧,并总结出八项重要的信访接待艺术,以促进涉诉信访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10,(5):49-49
山东省德州市民政局办公室肖宁认为.民政信访干部在接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待之以诚、动之以情、取信于人。做好接访工作.首先要取得上访者的信任.要想取得上访者的信任,就要放下“官架子”.以平等、诚挚之心对待上访者,设身处地地为上访者着想.心平气和地倾听上访者诉说.椎心置腹地与上访者交谈.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上访者的抵触情绪.才能取得上访者的信任。因此,我们要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要对上访者的境地给予极大的同情.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信访工作中,一些地方或单位由于接访责任不明确,加之少数接访者思想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认真办理,能拖则拖,能缓则缓,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直接影响了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一是重“堵”轻“疏”。一些地方的领导视上访群众为不稳定分子,对上访对象采取防范态度,工作上主要采取“堵”的方法。有的地方在一些交通要口设立“上访劝阻站”,阻止群众上访;有的建立“包保责任制”,拖住群众上访。一旦上访人员有个“风吹草动”,就组织人员想方设法加以阻拦。他们不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认真解决上访者的实…  相似文献   
9.
罗学亮 《人大建设》2009,(11):42-43
柔性接访法是人大信访工作实践中探索、尝试的一种新方法。与刚性工作法的当机立断、直截了当和坚毅果敢相比,柔性工作法突出的是舒缓细腻,使人大信访工作者在接访工作中融引领、互动、建议、旁征博引等工作方法于一体,从而水到渠成。采用这种工作方法接访,更切合人大信访工作的实际,有利于来访群众理性表达信访诉求,也有利于促进信访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0.
“记不清多少遍,你耐心倾听老百姓的诉说;记不清多少回,你与上访群众促膝交谈;记不清多少次,你从大量的卷宗中查证新的事实依据;记不清多少轮,你经历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这首描写信访干部的诗歌,正是江西省宜春市纪委、监察局信访干部熊定华多年工作的真实写照。1984年,熊定华调到宜春市纪委、监察局负责接访工作。转眼24年过去了,他在平凡的信访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