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跃乾 《求索》2007,(2):213-215
台湾变成日本殖民地后,以蓄发长袍和缠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风俗习惯不得不变革。了解世界潮流特别是祖国大陆改革情况的士绅(知识分子和绅商),积极推动断发放足运动,起到了领导作用。而总督府起初并不用公权力推行断发放足,只是到了想同化台湾人时,它才使用了公权力。  相似文献   
2.
戴永夏 《政府法制》2010,(22):46-46
读了《客家妇女为什么不缠足》一文,笔者联想到另一个与此有关的话题:放足。如果说"缠足是中国妇女几千年的痛"的话(注:这是报纸的原话,似应为千多年),那么放足则是中国妇女千百年的强烈愿望。然而实现这一愿望,却不是件容易事,它至少经历了数百年的曲折反复和斗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陋习才得以废除。  相似文献   
3.
黄海 《党史文苑》2007,(1):30-34
经受“文革”十年冤屈和磨难的习仲勋.在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4月出任广东省委书记时.已是65岁高龄。习仲勋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献身精神.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新,志在千里”的勃勃雄心.一走马上任,就深人全省农村、厂矿、企业、海港、边境广泛调查研究。根据广东的情况,他第一个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在广东创办特区的改革构想.得到了邓小平、叶剑英等中央领导的支持.使广东成为中周第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在山东省淄博市进行的缠足女性田野调查资料写成。通过对她们的口述材料的分析,并结合其他文本,作者试图阐释由缠足女性"自我言说"构成的妇女身体解放的历史,力求更准确、细致地把握缠足女性思想观念与习俗的转变以及为解放战争所做出的实际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风行千年的缠足习俗,在近代由最盛走向衰落,并被彻底根除。这一遽然的变化,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千年金莲“美”的观念,为什么会突然被鄙视了几个朝代的天足观念所取代?是什么因素促使近代放足观念的形成?本文主要从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男性的倡导、服饰的变迁和女性的部分觉醒来分析、探求近代女性放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国民革命时期,冯玉祥在河南等省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放足运动.这场运动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办理,具有鲜明的强制色彩,且被纳入到国民革命事业之中.然而,由于宣传不足、手段过激等原因,放足运动没能迅速消除缠足旧俗,反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国民政府成立后,基于河南经验而产生的由国家主导的反缠足运动模式,依然未能有效规避上述弊端,近代中国的反缠足运动也因之事倍功半、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7.
张丽 《前沿》2009,(2):119-123
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五四以后,被人们普遍地认为是女性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时期,“放足”则是女子“身体”解放的第一要务。有些学者认为到20世纪二十年代初,全国已基本废除了缠足恶习。事实上,缠足陋习在20世纪上半叶并非“趋于根除”,“身体解放”还只是部分女子所得到的“权利”,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偏远的内陆地区,女子缠足仍旧相当盛行。中国妇女的“身体”解放与婚姻、教育、职业的解放在妇女生活中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一个问题(即妇女生存、生活状态)的几个不同的侧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1930年代,山东地方政府结合城市发展和乡村建设规划,采取各种措施,深入开展不缠足运动,这既推动了山东的妇女解放事业,也拓展了女性慈善救济的思路和领域,不过在这场运动中,缠足女性的心理反应以及女性的主体性问题却很少被考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