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先祖文达公纪晓岚的戏说影视剧影响很大,而且续剧不断拍下去。常常有海内外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询问:大才子纪晓岚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今年恰逢纪晓岚逝世200周年,《海内与海外》杂志多次向我约稿,希望向读者介绍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我不揣笔陋,将我所知的先祖纪晓岚其人其事介绍给海内外读者,以期对这位为中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
春节会友是常事,我和一帮钱币爱好者便汇聚一堂,细说平日里的收藏点滴,展示自己最满意的收藏品,是何等的味道灵光。闲聊攀谈间,一位苏先生展示起了一枚花钱,虽然看似貌不惊人,但花钱上的文字却是怪怪的,引起了一番议论。这枚钱正面文字显示为"三八  相似文献   
3.
清初康熙年间的黄培文字狱案,是历时四年的清朝一大要案。清廷前后下过六道谕旨,牵动京、省、州、县四级官府,涉连217人,堪称清初中国北方最大的文字狱案。  相似文献   
4.
王成先  毛敦辉 《春秋》2009,(6):44-45
清初康熙年间的黄培文字狱案.是历时四年的清朝一大要案。清廷前后下过六道谕旨.牵动京、省、州、县四级官府,涉连217人,堪称清初中国北方最大的文字狱案。  相似文献   
5.
樊树志 《法制博览》2009,(21):38-39
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1月13日,一本大部头的中国字典——《康熙字典》出版,直到今天,还是一本很多人在用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6.
正《明史辑略》文字狱案始末庄廷鑨因患病双目失明,无法贡献才学于世,欲效法目盲尚为《左传》的左丘明。遂重金购得明朝天启时大学士朱国祯撰之《明史》,以朱氏原稿为底本,广聘名士,以高昂的稿费补写崇祯朝与南明史事。在叙及南明史事时,他仍尊奉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并用"夷寇"描写清军。书中奉南明弘光、隆武、永历帝为正朔,用永历等朝的年号,斥降清之明将为叛逆,更直呼努尔哈赤为"奴酋"、清兵为"建夷"。这些都是清廷极为忌讳之语。书成不久,顺治十二年(1655年),庄廷鑨病死。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最恨文字狱的人,莫过于文人本身。随之转而将文字视为至上之物的,也是文人本身。实际上,以舞弄文字为至高雅趣是否正确,又是另一回事。有时,某些执政、从政的人,一开始就很讨厌专门舞文弄墨而别无他技的人,随后才升格为文字狱,对这样的两种事应当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因言获罪”事件时有发生。从“彭水诗案”、五河县“短信案”、高唐“侮辱县委书记案”,到作家谢朝平出书被拘和王鹏被“跨省刑拘”案件.我们分明看到,一本书、一首诗、乃至一条短信一个帖子,都有可能成为公权力打击的理由,甚至有评论称这种现象为“文字狱”式的沉渣泛起。如此众多的案例,同质异构,  相似文献   
9.
1962年完稿的长篇历史小说《刘志丹》,仅发表了部分章节,就被强加上了“利用小说反党”的罪名,横遭批判被封杀,因受该书株连而遭迫害甚至监禁者以万人计,成为新中国的一大“文字狱”。直至1979年。该冤案被彻底平反后,《刘志丹》才得以公开面世。  相似文献   
10.
天一马 《各界》2011,(6):72-73
清道光五年(1825年)冬,龚自珍写了一首《咏史》诗,其中有一句“避席畏闻文字狱”。大意是,友朋聚会,本可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但席间有人谈到文字狱,因不忍听、不敢听,只好退席,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