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0,(1):F0002-F0002
河北省衡水市妇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开展了“争做新女性,争树新形象,争创新家园”,“竞相创新业,竞相求发展,竞相建新功”的“三争三竞”活动。动员各界妇女踊跃参加(左下图),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农二师三十团八连广大妇女在团连工会的带领下,积极投身于"当好半边天、建功‘十一五’、争做时代新女性"为主题的"巾帼建功"和"巾帼创新"系列竞赛活动,在团场改革、经济发展、文明生态与和谐家庭等建设中,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了  相似文献   
3.
高峰 《党史纵横》2011,(6):49+52-49,52
她是一位聪明好学、有文化的新女性,在蒋介石政治崛起最关键的7年中伴其左右,在蒋介石的一些重要时刻,她如影相随。不明真相的新闻记者曾称她为:欧亚混血儿、风尘歌女、姨太太、护士、冒险家,甚至冒牌货,终于,她冒着生命危险站出来为自己正名。她就是蒋介石的第三位夫人——陈洁如,一位被淹没在蒋介石政治野心与历史洪流中的女子。  相似文献   
4.
正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妇联以强化妇女整体素质和提高科技致富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当好‘半边天’、建功‘十一五’、争做时代新女性"主题竞赛活动。各级基层妇联也按照"培训一人、  相似文献   
5.
<正>农一师八团农贸市场彩云商行的女老板名叫王彩云,今年45岁,她以"信誉第一、顾客至上"在商海弄潮中已拼打了13年,曾获得师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先进个人"和"巾帼创业明星"等荣誉称号,在服务行业中树立了一个新时期新女性的良好形象。1985年,19岁的王彩云独身一人来到农一师八团,先是跟着一位亲人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性别视角对延安时期新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女性的经验和视角出发,探究延安时期新女性所经历的“妇女解放”的艰辛历程。以翔实的资料,展现出延安新女性在革命者与妻母角色、家庭责任与女性自我发展、男性歧视与女性的苦闷这些矛盾冲突中的现实处境。  相似文献   
7.
余小艳 《传承》2013,(4):136-137
易卜生和曹禺笔下的娜拉和繁漪是两位有强烈时代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她们追求爱情的幸福与真诚、生活的自由与平等。但因其各自所处社会背景不同、各自的思想性格不同,她们的反抗方式及结局又有极大的差别。繁漪没有来自心灵深处的自我拯救和反抗,而娜拉具有一些更高的要求和更进一步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纵横》2000,(7):43-43
在马来西亚皇家警察部队迈入193年的今天,女警察在警队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近年来应征女警的人数也不断增加。这一批又一批的新女性,成为该国警界的一支主力军。 目前在马来西亚皇家警察部队各部门或小组,女警无所不在,她们的职务没有受到限制,她们的工作包括查案、巡逻、旅警、站岗和文书、行政工作。这也显示,男警察能够做的工作,女警察也能扛在肩上。 马来西亚警察部队成立于1807年,当时的警员清一色是男性;而首支女警队是成立于紧急状态期间,也就是说马来西亚警察部队的第一支女警队迟至1955年8月才出现。当时的殖民地政府为了方便对进出胶园的女胶工进行检查,才开始聘用一些女警执行这些简单的任务。此外,有一些女性和孩童在紧急状态期间被扣留在警局拘留室和监狱内,因此需要女警的服务。为了训练警察部队的首批女警,殖民地政府还向英国警队借  相似文献   
9.
一、吕秀莲简介 吕秀莲(1944年6月7日——),女,台湾桃园人,祖籍福建省南靖县书洋村。系台湾“新女性主义”创始人,被称为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西学东渐,女学风行,陈衡哲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下,具有了开放的思想观念、博大的胸襟情怀、高远的文化视野和辩证的科学思维。陈衡哲关注现实人生,她摒弃闺阁幽怨,既不安命也不怨命,自信坦荡地阐述顽强拼搏的"造命"观,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