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379篇
中国政治   293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3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指引下的实践者和拓荒者;在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的问题上,不能把党员的成分作为判断党的性质的标准;在社会转型时期,许多党员和非党积极分子加入到新的社会阶层中及新的社会阶层中涌现出的新的优秀分子,说明了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的合理性;但吸收新的社会阶层申优秀分子入党不能以财产的多寡作为判断标准;同时注意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吸收优秀分子入党要严格把好质量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旗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已成为我旗极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拉动我旗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但我旗对民营经济与全市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有较大的差距,与我旗的经济发展还远远不相适应,必须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证明,党的自身建设始终是党战胜困难、不断成熟的重要法宝,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所有权是直接支配物的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所有权的这一特征已经出现变异.当代社会所有权的特征,在更多的场合和更大的范围上呈现出由直接支配物到间接支配物、由对物的支配到对人的行为的支配的发展趋势.所有权析支配权的观念已难以完全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应当进行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中韩建交之后,中朝关系从传统的盟友转向一般的国家关系。但1999年6月朝鲜金永南常任委员长访华以后,中朝关系由胶着状态又转向友好并有飞跃,其明显的标志是两国首脑互访。对此,学术界有人认为中朝关系又恢复到传统的盟友关系,而有些人却担忧中朝俄三国是否会形成北方三角同盟。本文围绕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战略问题,在简要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两国关系的现状,展望两国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在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作为统一战线新的着力点。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对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的新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就必须以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三农”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步形成、基本确立、丰富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的研究对于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钟锐 《唯实》2006,(9):9-12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不断地被发现,被证实,被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然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而且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也已经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9.
张丽 《前沿》2003,12(7):74-75
本文简述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几个相关问题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人身权司法保护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 ,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社会中间层和企业家阶层。对于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时如何搞清他们的财产来源、使用及贡献等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 ,只能按照“宜粗不宜细、宜近不宜远”及“重点把握”等原则 ,采取工商、税务等部门协助及调查研究、个人自述等方法确定其财产来源、使用支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评判其贡献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