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详细分析了秩序与混乱的悖论关系,压制混乱的秩序常常地引发了更大的新的混乱.文章在价值观冲突的背景中,以权力作为主要诱因,在现实和文本的双向交流中,展示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对秩序与混乱的协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的历史剧争论经历了40年代发端、60年代激化、80年代深化、90年代反思等具有明显阶段性的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史剧观,如古为今用、"失事求似"、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典型化"、"传神史剧"等主流观念,以及"伟大性"、"非历史化"的"假定性"、"寓言说"、"观众认可度"等非主流认识.争论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过分强调类比现实、缺乏体制意识、忽视文人艺人比较、封闭性明显、宏观研究不足等,限制了争论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张贺 《学习导报》2013,(16):19-19
抗日剧化身雷人武侠剧,历史剧成了穿越剧,宫斗剧成了现代职场指南,网络玄幻小说受到热捧,段子成了历史著作新写法,选秀节目多到令观众以为遥控器坏了,恶搞打扮成了网络新潮流……种种现象表明,泛娱乐化正在成为中国社会文化不可  相似文献   
4.
远在八年前,我和有关同志谈到历史剧创作的时候,深为某些倾向忧虑。为此,由我出面邀请一些有影响的剧作家、评论家等齐聚香山,开了两天关于历史剧创作的研讨会,在如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5.
杜凤娇 《人民论坛》2012,(16):64-65
宫廷剧,长点心吧从2011年开始,中国各地的电视荧屏似乎纷纷回到了清代或唐朝。穿越剧《宫锁心玉》的首播成功,继而《步步惊心》的推波助澜,把穿越概念演绎成流行词语。接踵而至的《美人心计》、《倾世皇妃》、《美人天下》、《武则天秘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从鲁迅去世到现在,每一个历史转折时期,几乎都要从鲁迅那里寻找思想资源。在现代文学中,鲁迅是一个绝对的战略高地。研究现代文化及现代中国的人,没有一个能够绕过鲁迅。正因为鲁迅是现代文学的精神代表,所以对鲁迅地位的冲击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然而,反对者的攻击却从来都没能动摇过鲁迅的地位。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7.
以现有影视剧为基础制作扩编、新编或续编影视剧,符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扶持版权相关产业发展,支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点作品的创作"的精神.近年来,我国影视剧市场上涌现出一系列新编影视剧,这种现象为著作权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在专题探讨将单集影视剧扩编成电视连续剧、对旧版影视剧重新拍摄成新版以及对现有影视剧续拍所涉及的著作权问题的基础上,并提出相应见解.  相似文献   
8.
暴玉喜 《政府法制》2011,(17):54-54
近日,在四川成都揭晓的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评选中,由山西省长子丹峰化工有限公司(下称丹峰公司)创编的大型历史剧《鲍宣》荣获铜奖。这个在戏剧界让人"眼红"的奖项竟能被一个化工企业摘得,令不少人赞叹。  相似文献   
9.
翻拍或是续集的"剧二代",不时令观众的期待变为"气呆",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奔着"笑果"而去的《新编辑部的故事》(以下简称《新编》)似乎就达成了这样的效果。仅就央视索福瑞32城市5月1日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数据为例,黄海波主演的《乱世三义》位居第5,而他任主角之一的《新编》却仅排在第16位,收视率只有0.322;吐槽更是频频——"表演用力过猛、装疯卖傻、拿腔作调,一个个像插了电!"掺杂了家斗剧风格的情节及生硬的台词让不少网友套用《新编》风格下了定论:"只看了3分钟,就晓得我的  相似文献   
10.
清朝宫廷电视剧成为近期文艺中的一个颇具意味的现象。40集的《雍正王朝》之后,紧接着是《康熙帝国》,甚至连目不识丁的李卫也因为与雍正的关系而成为电视剧的热点。不过,透过这种"复古"的势头,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刻的动因,将故纸堆中的人物翻检出来,赋予各种性格,是对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