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十二师加快城郊团场城镇化建设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昌经济一体化是自治区提出天山北坡经济带要率先发展战略之后的又一战略构想,这战略构想高瞻远瞩.它是把昌吉州的地缘、交通、资源等优越条件,同乌鲁木齐市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以带动天山北坡经济带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处于乌昌之间的农十二师五个农牧团场应自觉地融入乌昌经济一体化这一大格局中去,抓住机遇,加快团场城镇化建设步伐,发展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昌吉州从1993年开始进行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十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依据调研数据,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昌吉州经济社会的影响、制约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加快昌吉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化解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1975年,我到昌吉州委组织部工作,在昌吉的十年工作中,我体会到事业要有人接班,思想也要人接班。1983年我回到兵团,选择了创办兵团党校这个工作,也是基于这种想法。  相似文献   
4.
2012年,昌吉州实现生产总值818亿元,在全疆16个地州排名第三位,与昌吉州在同一区域的兵团第六师(以下简称六师)实现生产总值156亿元,在兵团十四个师排名第三位.昌吉州是自治区的经济强州,进行六师与昌吉州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对比分析研究,对于学习借鉴昌吉州经济发展的好经验、看清六师自身存在的不足、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快六师经济发展、推动兵地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选取了两个地区2012年重点经济指标数据,运用数据图表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归纳出了六师向昌吉州学习借鉴的五个方面的经济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在农六师奇台农场八道滩社区,有位退休老人数十年如一日,足迹踏遍昌吉州东三县,专门收藏毛主席像章、毛主席画像。他从30岁便开始收藏,对毛主席像  相似文献   
6.
李晶 《新疆人大》2009,(4):27-27
为按时、高效地完成《昌吉回族自治州农村公路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近日,昌吉回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组成立法调研组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7.
高江 《实事求是》2003,(2):66-68
一、昌吉州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昌吉回族自治州位于天山北麓 ,准噶尔盆地东南部 ,正处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地段。全州辖8个县市 ,乡镇 76个 ,村委会 10 2 6个 ,总土地面积9.2 4万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4 44.1万亩 ,农村劳均耕地 12 .2亩。全州 2 0 0 2年总人口达 16 3.2 1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达 15 3.2 4亿元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 .84亿元 ,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36 6 2元。昌吉州是新疆经济较为发达 ,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昌吉州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条件日趋成熟。改革开放以来 ,昌吉州的城市化步伐大为加快。农村改革和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实…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提升政协提案办理的质量,实现政协提案为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服务的目的,近日,新疆昌吉州党委专门下发文件,决定今年第四季度由州党委督查室牵头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州政协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专项督查将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走进提案承办单位了解领导重视程度、办理程序、  相似文献   
9.
高江 《实事求是》2016,(4):101-104
新疆昌吉州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煤电煤化工产业基地的条件业已成熟,但仍受到诸如煤炭资源条件、水资源匮乏、脆弱生态环境、国家产业政策、双重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为此必须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建立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协调服务力度,进行行政区划改制,加强机制体制保障,实现传统煤电煤化工向现代煤电煤化工产业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魏本德 《实事求是》2012,(4):105-108
昌吉州通过文化园区的建设,文化产品打造等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已具规模。但昌吉州文化产业还存在发展意识滞后,产业基础薄弱、产业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龙头企业与品牌产品,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体制保证等问题。促进昌吉州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产业联动,创新发展机制,壮大文化产业主体实力,注重人才培养和集聚,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