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110篇
中国共产党   224篇
中国政治   413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6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在进行汇率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资产泡沫,其中股市暴涨暴跌的现象最为突出。当今中国大陆的资产泡沫也正逐渐扩大,两者之间的态势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研究台湾处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资产泡沫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有相当的现实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经济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负增长和中期的零增长,近年来终于步入了高速增长阶段。2000年,俄罗斯经济出现全面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6%,工业产值增长约9.5%,农业产值增长约3%,外贸顺差6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9年来首次超过770亿美元。因此,回顾并总结一下俄罗斯经济十年私有化改革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宁夏自古称塞北江南,独擅黄河水,屯垦农业发达。明代时期,“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又有渔盐之利,富甲西北诸镇。但是自阉党刘瑾把持朝政以后,“既上各边送银,又禁商人报纳,边储遂大匮乏”,继又以“修举屯田”、“充实边储”为名,行横征暴敛之实。致使边镇军卒“不堪命,逃之  相似文献   
4.
蒙乐生 《今日海南》2007,(10):43-43
明代宪宗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一位琼州青年风餐露宿,千山万里来到帝都。偌大的皇城,巍峨的宫殿,喧闹的街市,使他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他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才找到禁城之东的槐荫书屋,小心翼翼地敲开大门。  相似文献   
5.
从收继婚风俗看明代的律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的律例严格禁止收继婚,可是,严厉的法律不但没有根除收继婚,收继婚反而作为社会一种风俗习惯而普遍存在。为什么法律严格禁止却根除不了收继婚?为什么收继婚普遍存在而法律却显得苍白无力?这其中有政府对法律推行不力的原因,也有传统风俗习惯沉积的原因,更有伦理道德方面的因素。用法律去禁止近乎人情和社会基本认同的事情,固然有移风易俗方面的功效,但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必然要受到挑战,而有禁不止所带来的副作用,更合使法律的尊严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6.
郭渊  王静 《长白学刊》2005,(1):94-98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积淀,深刻地影响着明代对周边国家的外交行为,主要体现在重邻倚邻,亲仁善邻;强基固本,以德服邻;避战慎战,宁边安邻;礼义为先,厚往薄来;恩威并重,怀柔羁縻.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睦邻政策,是今天中国政府所推行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的重要源泉和理论基础之一,对思考我国未来的周边安全战略不乏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八十年代以来明代政治中枢模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明代政治中枢模式进行了多方位和多视角的论述,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朱元璋废相与明代政治中枢新模式的关系、明代内阁在政治中枢中的作用与地位、谁在行使明代政治中枢的决策权等问题上,对朱元璋能否真正废除传统的相权、传统相权的流向、内阁有无相权、司礼监批红权的属性、六部的职能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尽管在许多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但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朱元璋废相影响巨大,直接引发了明代政治中枢的重大变革。综观对该问题的研究,必须解决重复选题、制度史研究中“形”与“神”的分离以及缺乏动态研究等问题,注意选题的新颖性,如此,方能深化该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贵州采用新的开发手段比内地晚了一千多年,而作为农业社会主要资源的土地又不如其他地区,"渐比中州"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这一状况。在贵州开发史上,明代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主要标志是与中原接轨,按照"中原模式"开发。明清两代,交通条件起了较大变化,不但有驿道与全国相通,赤水河、乌江、舞阳河、清水江、都柳江、北盘江及红水河的航运发展起来,而且省城与府、厅、州、县的道路不断开通,打开"山门",渐成开放态势,为人口  相似文献   
9.
永乐十一年二月初二(1413年3月3日),明王朝设贵州承宣布政司,标志着贵州正式建省。从本期起,本栏目每期推出一篇反映贵州600年来发展变化的文章,回顾贵州600年发展历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展现贵州各民族谋求跨越发展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不同于其他汉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说它是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600年前明帝国遍布全国的军屯哨所,早已湮灭无迹,而贵州高原腹地留下的屯堡人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