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2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将推行居住证制度。而早在2008年8月1日,深圳市便开始实施《深圳市居住证暂行办法》。居住证制度取代存在了24年的暂住证制度,成为深圳市人口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被认为是让外来人口融入当地的有效举措。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仅一字之差,内涵有何不同?居住证背后,意味着什么样的配套福利?5年来,深圳的居住证制度实施得如何?  相似文献   
2.
胡翠丽 《法制与社会》2010,(34):216-216,218
流动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做出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暂住证》应运产生。《暂住证》在产生、发展、不断探索去与留的过程中寻求出路,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和消极的作用。人口的巨大流动性,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推动着流动人口社会管理新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袁艳 《政府法制》2009,(14):6-6
从今年10月1日开始,浙江省的流动人口将告别暂住证,全面实行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制度。6月4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5):65-65
根据山西省近日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该省拟逐步取消现行有关部门专门针对暂住人口设立的暂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就业证等各类证件,把相关证件的功能整合起来,统一实行居住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奥运期”的开端.我感受丰富而复杂,特别而深刻。北京居民今后将体验长迭2个月。一种全新而紧张、有序而麻烦的都市生活。反恐措施、停止施工、株连乘客、限制上访、进京绕道、车辆限行、错峰上班、查暂住证、地铁安检、手术暂缓、招聘暂停、全国限塑、民航禁液、邮政禁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大家都以各种各样的态度等待着北京奥运开幕式那一天的来临。此时此刻。我想对期待中的北京奥运提出5点“该”和“不该”。  相似文献   
6.
岛外撷英     
答复代表不再无限期拖延今后,上海政府部门对于该市人大代表所提出的书面意见,不能再以所谓的难以解决四个字来答复。上海市人大有关人士介绍,今年上海将加大对人大代表书面意见的办理和督办力度,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办理答复结果由5项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暂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暂住(户口)登记制度和暂住证颁发制度.近年来,由于暂住管理制度及与之相关的社会弊端以及国家法治环境的变化,使这一制度面临着制度变革的巨大压力.暂住管理制度作为户籍(登记)制度的一部分,其核心暂住户口登记制度是对公民离开户籍地后经常居住地的行政确认,因而不能取消,也难以被身份管理制度所取代;暂住证制度作为暂住户口登记制度的补充和延伸,其存在并非必然.当前暂住管理制度的改革应在保留和完善暂住(居住)登记的基础上,结合户籍及其相关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将暂住证的功能从管理证转变为服务证和权利保障证,有助于提高暂住管理的行政效率;从长远看,随着人口管理和社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暂住证颁发制度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暂住证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管理办法的具体体现,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暂住证制度不论从设立的合理性、合法性,还是实际执行工作中都存在许多问题。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立法,加强公安科技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使取消暂住证管理制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整个三月,户口成了属于所有中国人的话题--3月1日,13家报纸发表的"共同社论"<提请"两会"代表委员敦促加速户籍制度改革>,让中国的户口本再度成为焦点;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表示,2010年中国将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  相似文献   
10.
袁士多  秦俊勇 《小康》2005,(2):33-33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