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效率和公平的提法,主要经历了"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加注重公平"的三大变化,可以看出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当前我们仍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处理好二者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新时期适应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的需要由刑法规定的一个新罪名,虽然该罪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其问世后逐渐成为遭诘难最多的刑事法律条款,至今该罪的诸多方面既存在理论上的分歧,也面临实践中的考验,因此还期待立法上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需要坚持好、实施好,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早在1949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中共二十八年,再加二十九年、三十年两年,完成全国革命任务,这是铲地基,花了三十年。但是起房子,这个任务要几十年工夫。"1992年,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的战略部署,提出制度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俞江  陈云朝 《法学》2014,(6):120-130
徽州合同文书覆盖的时代广泛、数量众多、类型较全,基本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合同文书的概貌。清代徽州的定型合同代表了成熟化、定型化的社会关系。由于清代基层社会利益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定型合同不足以应付所有的财产关系或社会关系,在解决不确定或不可预知的利益关系中,不定型合同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定型合同遵循合同自愿原则,只要双方就协商事项达成合意,合同即告成立。清代徽州不定型合同与定型合同之间的递进、替代或转化轨迹,很可能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窥探中国社会史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清代民间社会的区域性、时代性和动态性等面相,都可放在一种新的视角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邓前程 《思想战线》2002,28(6):130-135
明初中央政府治藏方略经历了"多封众建"、"以教固政"两个阶段,反映出治藏的步骤,首先明确了藏区是其治下的一部分,然后不断完善管理藏区的办法,实质上亦是其治藏政策的调适与定型的历史过程,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明王朝的自身实力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另一方面表明明王朝对藏区社会认识与了解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共享即共赢     
王姮隽 《北京观察》2006,(11):33-34
中共中央在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长远来看,建立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使个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使社会成员能够“互尊、互重、互爱”;从短期来看,建立和谐社会是让全体人民分享改革成果,从而使社会整体生活  相似文献   
7.
聂林媛 《前沿》2013,(15):110-111
“女强人”“女博士”“第三类人”等名称是社会强加在某方面较出色的女性身上的习惯用语,这些成功女性又常常被描绘成事业有成、性格强硬、缺少女人味、家庭生活不幸福的形象.“女强人”定型的形成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产物,其原因也是多方位的,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认知、群体社会心理、社会二元结构冲突、首因效应、传播机制等因素来探究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刑法解释限度是刑法解释所能达到的具体、客观的程度和范围,应具有内在规范性、客观性与确定性的品质,应是质的限度与量的限度的统一体,是事实与规范关系性的限度。刑法解释限度的三种理论学说中,国民的预测可能性由于其自身的特征与独特的适用场域,并不符合刑法解释限度的特征标准,是不能作为刑法解释限度而存在的。法文语义理论由于所持的立场不同于刑法解释限度之立场,加之宽泛性与抽象性的缺陷以及自身限度的虚设性,使得其作为刑法解释限度不具有真正的合理性。犯罪定型才应作为解释限度予以真正对待。将犯罪定型作为刑法解释限度,完全符合刑法解释限度特征之要求,符合刑法规范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能够更好地处理犯罪定型与法文语义理论、预测可能性理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刑法总则用一个法条概括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示例性抽象规定,通说认为此种情节是多功能情节,但本文认为其仅是法条概括的集合情节.因制定法语言的精练属性,总则对犯罪事实的定型化无法做具细规定,但却隐含处罚适用的实质差异.根据罪质和法定刑的差异,文中将各罪分为极轻罪、较轻罪、轻罪、重罪,较重罪,更重罪、极重罪,反思多功能量刑情节并理性建立集合情节的处罚分级规则,明示处罚的唯一性,重申立法精神而彰显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我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演化变迁的基本逻辑形态,这在根本上是基于社会主义制度适应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而具有的内在优越性。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探索,自我完善已经从一种对社会主义制度内在应然状态的吁求,成为一种实然状态的客观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内化生成了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对基本制度的坚定自信和自觉是其自我完善能力的前提条件,基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形成的创新性意识形态是自我完善能力的思想保证,党群互动的主体格局奠定了自我完善能力的重要支柱,而社会主义制度初始框架蕴含的一系列包容性机制提供了制度自我完善的良性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