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文汇》2005,(8):8-8
前不久,青岛市委制定下发了《市管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暂行规定》,对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的内容、措施及责任等作出规范。  相似文献   
2.
徐海容 《前沿》2012,(16):156-158
欧阳修作文经历了学韩与变韩两个时期,关键在于对“文道”思想的标举与传扬,其“学韩“确立了韩愈古文在北宋的典范地位,而其“变韩”则为宋代碑志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到曾巩、三苏、王安石等人的文学创作,其承上启下,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3.
永远的唐碑     
肖白 《前进》2006,(6):56-56
古来胜地多藏宝。在山西省会太原晋祠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镇祠之宝,即大唐天子李世民御制唐碑。  相似文献   
4.
<正>一张洁白的宣纸,一支饱蘸墨汁的毛笔,活跃在中国书坛上的津门中年书法家张少文笔走龙蛇,在黑白之间纵横驰骋,开出了一片新天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艺术道路。偌大的一张宣纸,他用错落有致的魏碑字组成的神韵,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奔放和舒展。那一根根线条,一个个点划,令人回味无穷。30多年间,在恩师著名书法家孙伯翔的悉心教诲下,他懂得了老师的名言:"写天写地写平生的真谛"。说实话,写魏碑进去容易,出来很难!我知道好多书法家在研究魏碑,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缺少魏碑的"骨气",更有好多人写魏碑根本就摸不着脉。但张少文成功了,因为他  相似文献   
5.
<正>30年前,一个17岁的农村姑娘,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今生自己会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在一般人看来,书法家与农民之间似乎存在着天壤之别,然而,刘智莉却把这常人难以想象的差距变成了现实。30年前,高考落榜的刘智莉像其他许多农村青年一样,在现实生活的残酷和重压面前,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接受现实。她曾用稚嫩的双手帮父母打理农活,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练体力和意志;她曾用灵巧的双手在服装厂做缝纫工,把对生活的追求缝进针针线线;她曾把期盼投入到纺织厂挡车工的经纬穿梭中,在横竖编织的过程中寻求梦想希望。就是这样的踽踽独行,就是在被雾霭一样遮蔽的道路上,花季的女子备尝着人生无法回避的苦难和无奈。  相似文献   
6.
李雪梅 《法律科学》2010,(6):159-167
工商会馆碑是清代行业规范的重要载体,而行业规范又是中国传统非正式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以百记的清代工商会馆碑刻,记载着行业公产保护、行业准入与自律自治、同业互助救济与应急救援等事宜的规范内容。透过这些静态的碑文,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城市社会中非正式法的形成与运作机制,以及清代工商行业与社会、工商组织与业者个体、非正式法与正式法之间,相互依存、冲突、妥协的动态演进规律。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关于王维其文的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果.从生平考辨、思想探佚、文体论析、诗化发微、比较阐释五方面综述,展示其研究现状与态势.王维碑铭文之研究毕竟相对冷门,还缺乏专论,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海南典籍文献中的史传,如记国家大范围史事的25史等正史,记地方史事的地方志或笔记等别史,记家族史事的家谱等,其中与海南史事有关的人物传记,是为史传。而碑传是海南人的墓志、传略以及没有刻印流传的私家著述中的传记等。前者所记都是人物生平大事,文字也过于严肃;后者则是将人物的生平中典型事件写出,烘托出一个完整的个性,文字也鲜活感人。前者中常漏写的人物生平,后者补入。有些在某个方面有成就但前者认为不够档次而缺记,后者却补入。这样,史传与碑传有很好互补价值。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主题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作了新的系统阐述,标志着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把握能够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本文根据这一讲话精神,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作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传播之道——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长久以来藏民形成了喝酥油茶的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