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到丹寨旅游,南皋乡石桥村非去不可。大簸箕、南皋河、石板街、吊脚楼,千百年来一直静卧在苗岭深处,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成多彩迷人的田园风光、恬静古朴的苗族村寨、韵味悠长的传统歌谣以及沿袭千年的古法造纸,流淌成今天石桥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走在石桥纸街的古道上,一栋栋木楼、一条条小巷、一盏盏灯火、一缕缕炊烟,让人仿佛置身于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早在2005年,石桥古法造纸技艺就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  相似文献   
2.
醉在西江     
朱江 《当代贵州》2014,(30):32-33
正西江千户苗寨与其说是个村寨,不如说是一片森林,一片由吊脚木楼组成的树林,自山顶直铺到山脚。站在高处,鸟瞰苗寨,真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苗寨坐落在起伏的青山之中,清澈的河流从寨前流过,河道两旁平坦宽阔,建有许多民居。苗寨中数量众多的房屋,依托两座缓缓的山坡,层层叠叠,次第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组关于文成县府大院的照片在朋友圈内被频频转发。照片中,陈旧的楼面、木质的地板、手扯的开关……让不少网友直呼很温暖,"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寒碜’的县府大院。"文成县低矮简陋的县府大院不是孤例,每每有寒碜的政府大楼被曝,立即就能迅速蹿红。民众之所以不吝溢美之词,那是因为大家见惯了动辄耗资几千万、上亿修建的  相似文献   
4.
这是湘西苗家的早上。6点不到,远处的山梁上就挂起了一帘晨光,清凉的山风掠过木楼的小青瓦和檐角的一串红灯笼,对面一栋栗黑色木楼里荡漾着婴儿咿呀的声音……带着《立此存照: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档案实录》的采写任务,我住到了十八洞村梨子寨的阿雅家。每天早晨醒来,喜欢坐在吊脚楼的栏杆旁,呼吸清凉空气,打量这个村子的宁静与奔腾。  相似文献   
5.
苏星 《当代广西》2014,(11):57-57
正广西民居之苗族民居苗族一般是村寨聚居,依山傍水,有的选在绵延起伏的峰峦中,有的选择在背靠峭壁的山峰或群山环抱的山腰里,有的选择在苍松翠柏下或山峦层叠的高山上。因高寒山区,山高坡陡,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鳞次栉比,错落有方,为穿斗式歇  相似文献   
6.
偎依在水乡怀抱里以天地为半舒半掩的画卷,烟雨朦胧的江南,不染纤尘,不沾烟火,不妆自艳,在水墨山水画中浓淡皆宜。闽南水乡,有江绕城缓缓流淌,小城自是以江为名。花在水的怀抱里,树在水的怀抱里,山在水的怀抱里,村庄在水的怀抱里,小城也在水的怀抱里。水,在江南的怀抱里。四季交替中次第绽开的花呵,从桃花到荷花到水仙花,花们自开  相似文献   
7.
<正>高庙古镇位于峨眉山、瓦屋山、玉屏度假村的三岔路口,属洪雅县辖区,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704年)。古镇依山傍水,为两溪所夹,镇内遍布石梯小街,民居沿河而建。三两处索桥与镇相通,河中乱石嶙峋、水草丛生,河边树木茂盛,环境和小镇建筑通融一致。古镇分为上半街的新街和下半街的老街。下半街老街共有4条,青瓦盖顶,木楼相连,两边屋檐隔得很近,抬头便是一条长长的"一线天"。街面全由青石板铺成,石板上长着绿绿的青苔。春雨潇潇,檐破瓦残的古街,雨雾中  相似文献   
8.
苏星 《当代广西》2014,(17):M0002-M0002
正8月26日,由当代广西杂志社和广东丹姿集团共同资助兴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汪洞乡新合村达佑小学教学楼落成。今年秋季新学期,达佑屯及附近村屯的学龄儿童就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上课了。当天,当代广西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牙韩彰一行第三次赶赴达佑,给孩子们带去了新购买的书籍、文具和体育用品。达佑小学原来的教学楼是一栋木楼,使用多年,十分破旧,而且已经倾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新建的两层教学楼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华寨村以"劝和文化"为载体,以"合约管理"为方式,以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从文化培育入手,迈开了同步小康的奋进步伐。华寨村党支部书记龙运新最近很是高兴,因为村里喜事连连:通村公路正在扩建,将入驻100户的华寨新村正在如火如荼建设,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华寨村位于锦屏县隆里乡,距明代军事城堡隆里1.5公里,与省级森林公园春雷林场毗邻。村中巷道整洁,传统木楼与砖混民居错落相间,据当地碑文记载,这里自古"俗美风醇,文教昌明,肇启一方"。近年来,华寨村以"劝和文化"为载体,以"合约管理"为方式,以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从文化培育入手,迈开了同步小康的奋进步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