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多年前,我还是在校学生,就常听父亲说:"做什么事都贵在坚持,遇到不顺心的事,挺过去,坚持下来,就能达到预期目的。"久而久之,"坚持"两字在心里便烙下了印记。时逢青春发胖期,晨起锻炼便成了瘦身方法之一,每遇懒床,便告诫自己要坚持,就这样每一次的坚持,就拥有了无穷的精神力量。3年的高中生活,不仅使晨练成了每日的必修课,也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好的习惯,带来的是健康的体魄。很多时候,当我们听说他人年薪数万、功成名就、家产百万等消息时,满是羡慕,其实他们又何尝不是在不断的  相似文献   
2.
生死书     
穆玉敏 《人民公安》2006,(22):56-56
人,生到死,始终在书写自己的生死书,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生死书,人死了.书也就舍上了。人没办法不死.于是.人人都追求正常的寿终,因为那是生命的本然。然而,人生无常,谁又能保证自己能从容地书写完自己的生死书呢?特别是一线警察,他们每天都可能面临死亡.他们的生死书随时都面临着结尾。  相似文献   
3.
在冯契那里,人的本质的发展内在地包含四个方面: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转化:本然界向事实界、可能界、价值界之间的转化;真、善、美的统一和发展;自由的发展和实现.它们共同体现了基于实践的本体论、认识论的统一基础上的本质和存在辩证的综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4.
实践矛盾观的出场逻辑,是与时俱进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参照。实践矛盾观的理论形态展示着本然、实然与应然的三重逻辑形态。实践矛盾观的本然逻辑体现的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实践矛盾观的应然逻辑体现的是主观如何更好地符合客观的理论诉求,而在实践矛盾观的本然逻辑与应然逻辑之间,还有一个理论和实践二元分离的实然逻辑。实践矛盾观的应然逻辑既是对实然逻辑之"主客分离"的反思和超越,又是对本然逻辑之"人的能动认识"的强化,是理论的完备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科学理论。实践矛盾观的逻辑形态显示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路径:解构和建构相统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论宣传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地理解宣传的基本特点 ,掌握其内在的深层的联系 ,是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宣传主要有以下特点 :本然性、综合性、贯穿性、激励性。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秀平 《民主》2005,(11):39-40
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一书,采取编年体例,按年月顺序,收集汇编有关毛泽东读历史书并评点中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中国文化主题的资料,系统地展示了中华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自己祖国历史的学习、认识和评估,特别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所执持的独到见解和言论,令人  相似文献   
7.
窗外,高原的深秋,颇有几许家乡济南的味道。远望前方,回眸过往,我业已收获50载人生的春华秋实了。跨越草原绵延起伏的秀美山川,已被飘洒纷扬的积雪勾画得格外明媚亮丽。我的心也随之亮丽起来。  相似文献   
8.
杨帆 《前线》2013,(1):90-91
“良知者,心之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这是在王阳明文集《传习录》里能找到的话语。近日,手头没离开这部影响后世颇为深远的大书,在字里行间,领悟着王阳明极具启迪意义的灼见,尤其对他的“致良知”思想印象颇深。  相似文献   
9.
孙郁 《前线》2012,(Z1):126
沈从文的小说,有原始的遗风,人性都是本色调的,极少杂然地存在。《边城》、《丈夫》、《萧萧》都有苦楚的盘绕,却内含清秀的美,不幸的生活与真爱的人情集于一个舞台上,人的精神终还没有粗糙下去。  相似文献   
10.
东亚复古思潮中的代表人物伊藤仁斋,以自觉性批判的方式试图跨越朱子学而直返孔孟之道,创建了返古开新的古义学。位于古义学核心纲领“性道教”中的德·性论,在批判朱子学与会通孔孟方面别具一格。其反对宋儒将“德”训为“得于心”,而将之看作仁义礼智之总名,并与“道”之意涵相勾连,从而诠释出具有超越性、本体意味的“本然之德”;又批判宋儒以仁义礼智为性、将性分为气质之性与本然之性,以及将孟子之性善论看作性皆善的观点,而融贯孔子之“性相近”与孟子之“性善”,得出性具有“不齐”与“趋善”两个特征。由伊藤仁斋之德·性论,既可窥见其独特的古义学建构,亦可反思宋儒的理学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