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杨慎是明词创作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其作品深受<草堂诗余>的影响,他也是明代较早对<草堂诗余>展开全面评论的批评家.但是,他的创作与明代许多词人不同,并不为<草堂>词风所囿,而其有关评论则启发并推动了清人复兴词学和深化词学,体现出明清两代词学发展的递嬗之迹.  相似文献   
2.
<正>成都有杜甫草堂,新都有升庵桂湖,前者是诗圣的草堂,后者是状元的桂湖,相互辉映,它是蜀文化的两块里程碑,也是蜀文化的极具影响力的闪光点,无疑是蜀人的骄傲.从文化的视角来说,桂湖将历500年之期,它包含3种主体文化:园林文化、建筑文化、科举文化.桂湖乃集风景与  相似文献   
3.
流云 《创造》2003,(2):26-27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明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摘状元桂冠,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因“议大礼”,触犯皇帝,遭杖谪,终身放黜云南。杨慎谪途云南,待罪服刑。因云南人慕他状元第一的才华,云南巡抚郭楠为他“上疏论救,结果被诏,下狱为民”。后来地方人士使知府严时泰高抬贵手,免他“荷戈团操”之役,让他兴教育、结文友,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作育民族地方人才。这样,一个博学的朝廷重犯与有识有胆的云南人相处在一起了。这种相处,使一个才子的囚犯生涯,成了在边疆民族地区传播文化、作育人才的辉煌历程。云南诸多民族人士则受到中原先进文化濡染,成为卓越的地方文化人才。本文以楼为志,对云南人创造条件主动汲取先进文化的胆量和精神;对杨状元以囚徒之身,在滇地对民族人才的培养活动,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4.
明代著名文人杨慎,嘉靖初因"议大礼"被贬谪到云南永昌.三十余年的戍边生涯使他对西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杨慎描写西南地区民间生活的诗作中,真实地再现了明代西南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为后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代杨慎这首著名的《临江仙》,前些年还曾伴以谱曲在亿万电视观众耳边回荡。过去几千年来,我们古老的神州历经灾祸,却是多睢兴邦,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地挺起脊梁,并有了今天在世界上的再次崛起,当然是整个民族百折不挠勤恳实干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调元《〈庄子阙误〉跋》认为焦竑《庄子翼》卷末所附《庄子阙误》为杨慎所著,焦竑不题杨慎,是想"据为己有"。实际上,焦竑《庄子翼》卷末所附之书是宋代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阙误》,并非杨慎《庄子阙误》。杨慎《庄子阙误》是在改写陈景元《南华真经章句·阙误》基础上,即把陈景元"校语"放入《庄子》原文中,并将陈书所引《庄子》原文改作"校语",再加上《庄子难字》中的部分"音切"内容而成。  相似文献   
7.
辛践 《廉政瞭望》2018,(12):64-65
明嘉靖三年.嘉陵江边迎来了一个戴着枷锁的疲惫书生。斯时,夕阳晚照.江水滚滚.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斯景令书生心潮澎湃,他请军士找来纸笔,一气呵成填了一首《临江仙》。这个填词的书生就是明代第一大才子杨慎,一百多年后,毛宗岗父子点评《三国演义》,把这酋词放在开篇,与整部小说浑然天成,词中“青山”“渔樵”“江渚”“浊酒”,意境高远而淡泊,为原著增色不少。词中所展现的慷慨而悲壮,高亢而深沉,又能管窥出才华横溢的杨慎也必经历过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李婍 《各界》2012,(10)
有句话叫做“情场得意官场失意”,明代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杨慎用一生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杨慎是个有些花痴的大帅哥,他一生至少娶过四个女人:原配夫人王妍,续娶夫人黄峨,二奶周娴、曹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