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柯亨认为马克思的"富足会带来平等"的正义逻辑面临现实的挑战,而以捍卫平等为目标的柯亨在批判诺齐克的"自我所有"原则,同时指出罗尔斯"分配正义"所蕴含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目标:在匮乏的前提下为平等寻找"规范性"原则。他认为只有通过国家税收对人们的收入进行再分配,真正的平等才得以可能,从而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平等观。  相似文献   
2.
李涛  王桂云 《前沿》2012,(20):40-42
通过对经济自由主义市民社会概念和政治自由主义市民社会概念的批判,对葛兰西和帕森斯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柯亨和阿拉托在汲取哈贝马斯后期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三分或四分的市民社会理论模型,这一市民社会理论注重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对民主制度的维护,从而实现了对市民社会理论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4.
在与当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论战中,柯亨依赖分析哲学的研究范式,坚持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仍在于其核心价值——"平等",从而为社会主义展开道德辩护,构建了以"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共同体原则"为基础的规范式社会主义平等框架。对于柯亨的平等观,我们不能以"道德乌托邦"简单对待,而应在理性的分析中挖掘其对于当前积极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柯亨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之一.他认为,富人的慈善行为无助于消灭不平等的权利,他力图倡导和设计一种立足于善的"共同体"来促进平等的实现.柯亨关于平等问题的回答与论辩,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彰显出其时代价值;但他的前提设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虚构的、理想化的.  相似文献   
6.
阳新站:工会维权与法律援助有机整合4年前,记者采访过阳新县总工会驻温州外出务工人员联络处负责人柯亨荐,那时,他同时也是温州市湖北商会法律咨询服务部主任、黄石市法律援助机构驻温州联络处负责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个人忙得焦头烂额。此次寻访,抛开柯亨荐个人所收获的各种省部级、市区级荣誉不谈,一个最大的变化就  相似文献   
7.
魏小萍 《理论视野》2012,(12):28-29
对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从个别学者的角度来看,无论国外、国内,继续关注和研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还是有的,分析的方法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学者们在运用,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成就已经融入马克思主义主流的阵营,但是作为一个学派,由于没有新的领军人物的出现,其阵势已经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8.
诺齐克在<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中提出一种"自由总会维持正义"的观点.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对诺齐克的这种观点予以反驳.实际上,这种反驳体现为柯亨与诺齐克围绕"自由是否总会维持正义"这个问题,在自由与正义内涵上的论争.客观上,柯亨与诺齐克的这一论争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和启示意义,同时也带来了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0,(1)
罗尔斯从正义原则出发提高了平等的地位,他认为在基本自由优先的同时,平等与自由是相容的。而诺齐克则主张自由至上,自由与平等相矛盾,他理解的正义是对自我所有的坚定维护。面对平等受到的冲击,柯亨对诺齐克的理论核心——自我所有权原则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批判,指出实现平等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实质平等与人的全面发展。柯亨进而通过转向政治哲学话语体系,对社会主义平等,即机会的平等进行了阐释。柯亨对社会主义平等的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将平等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构想尽管在实践上存在不足,而他的理论贡献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10.
柯亨的《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一个辩护》一书开启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先河。作者运用分析哲学的语义分析法、语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生产力首要性命题进行了说明。首先他认为生产力是指生产能力, 而非生产的力量, 因此劳动力是确切的生产能力, 劳动过程不是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不能归入生产力。生产关系是一种所有权关系, 也未必有法律上的关系。其次他认为生产力首要性命题是指一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明的, 而且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合也是单项的而非对称的。另外柯亨过分强调了人性稳定的一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