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1年12月14日,我一打开《人民日报》,就看到翟泰丰同志写的《痛失“一团火”——哭柯岩同志》这篇文章。由于这是我最尊敬的一位中宣部老部长写的文章,又因为他哭的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位著名的人民作家,所以我非常动情地读完了翟部长的这篇文章,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
赵骜 《党史文汇》2012,(1):47-49
这是一个难以接受、又不能不接受的痛苦的现实——柯岩同志走了……知道柯岩是因为她的诗.那时,我是个不满20岁的士兵.她的《“小兵”的故事》《两个“将军”》以及《将军和小兵》《雷锋》等诗篇强烈地吸引了我.她那天真明快的童言童语童心,情感真挚明亮,诗句绚丽多彩,刚柔相济,青春扑面.在瑰丽奇妙的天地里,似乎无意,但梦幻般地闪现着人民战士的英姿,传递着他们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好读好懂,朗朗上口,引导我们进入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追求高尚情操,为美好的理想健康成长.现在想,柯岩的许多儿童诗其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儿歌”.  相似文献   
3.
孔力 《党史文苑》2012,(3):24-27
2011年12月11日,82岁的著名女作家、诗人柯岩在北京去世。柯岩生前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第九届代表。柯岩一生著作等身,她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曾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她的诗集《"小迷糊"阿姨》、长  相似文献   
4.
难忘绍兴     
天维 《侨园》2013,(4):45-45
<正>绍兴和萧山不仅集合了山水石林等自然景观,更因鲁迅的众多小说而闻名世界,遗留下来的人文气息让人感慨怀念,流连忘返。最近,我和同事来绍兴开会,找个机会到绍兴的几个景点浏览了一次,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柯岩:我们先到"柯岩八景"参观。据景点介绍,自三国以来,因历代开山采石造就了众多石壁、石宕等自然景观。随着自然景观的点缀和宗教文化的  相似文献   
5.
去年深秋的一天,叶丹阳女士偕她的先生找到我们,托我们请著名作家柯岩为她刚刚脱稿的长篇纪实文学《珍爱乳房》一书写序。柯岩老师在她和丈夫贺敬之同志都年老多病、手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的情况下,面对一位癌症患者写的有关癌症的书,责任感让她不能推辞,欣然同意了我们给她“派的活儿”。  相似文献   
6.
清华 《民主》2013,(9):33-38
柯灵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发起人之一,抗战胜利后,柯灵与唐弢一起主办《周报》,为民进的成立打下了思想基础与组织基础。《周报》的主要撰稿人后来都成为民进的主要骨干和早期会员。1945年12月30日,柯灵出席了民进成立大会。柯灵从民进成立起,就一直为民进历届理事、中央理事、中央常委,以后又当选为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  相似文献   
7.
"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想念你……"曾经,在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中,柯岩以这样悲情的诗句缅怀伟人的离去。而如今,面对她的离去,人们也同样深情地呼唤着,依依难舍。2011年12月11日13时35分,当代诗人、作家柯岩在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14,(18):64-64
山水兼容、岩湖互衬。作为"闲居城南"的核心区域,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将"五水共治"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全面治理与长效监管并举,全力推进管网建设,强势推进沿河拆违和绿化整治工作,努力打造灵韵水乡的柯岩样板。  相似文献   
9.
孔力 《侨园》2012,(2):24-25
出生铁路职工之家1929年7月14日,柯岩出生在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后随父亲工作调动,柯岩全家搬到了离北京二十多公里的长辛店.当时,京汉铁路北段的修车厂设在这里.柯岩在郑州和长辛店度过了她的童年岁月,那是一段让柯岩铭记于心的时光.据柯岩生前回忆,她童年很寂寞,父母整天为衣食奔波,哥哥和姐姐为拿奖学金拼命读书.没人陪她玩,于是她就常常一个人跑出去,难免被大孩子欺侮、挨打.母亲知道后,心疼她,不再让她出门,就给她讲木兰从军、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故事,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让柯岩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0.
杨敏 《政府法制》2011,(15):23-25
建国之初,北京一夜之间封闭了全市所有的妓院,并对妓女进行集中收容改造,这种断然禁娼的方式,被称为"北京方式"。2000年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高度肯定了这项成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这种在中国延续3000多年、严重摧残妇女身心健康和尊严的罪恶渊薮绝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