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也是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就是中国212程院资深院士、核动力专家彭士禄。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中日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日本并非南海沿岸国家,作为一个区域外国家,何以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发生矛盾?本文通过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流派中的海权论等理论工具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冷战结束后作为东亚地缘政治主体板块国家的中国免除了长期遭受的来自北方的威胁,开始得以放手发展海权,而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则开始追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得东亚第一次出现了两强并立的地缘政治格局,遂引起日本的强烈猜忌。以此为背景,日本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为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威胁。于是,日本开始在海洋领域挑起争端,两国的海权矛盾由此产生并迅速升级。由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日渐处于下风,并且在短期内看不到改观的希望,因此日本开始围魏救赵,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争端,企图使中国陷入战略两难的困境。而为达到海上围堵并牵制中国的目的,日本采取法律、防务、外交、舆论等多重手段在南海问题上为中国设置障碍。为此中国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反制。  相似文献   
3.
2014年2月11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揭晓,今年87岁,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榜上有名。在默默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后,黄旭华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在中华大地上口口相传。在战乱中成长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少年时期,就读于聿怀中学。1938年抗战时期,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13):118-118
潜艇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藏匿于深海之中,像狙击手一样悄悄潜伏,忍受着寂寞等待给猎物致命一击。1961年7月4日,俄罗斯K-19核潜艇在进行代号为“极地之圈”的军事演习时,核反应堆冷却系统突然发生泄漏事故,一旦情况失控,核反应堆爆炸必将引爆核弹。在剑拔弩张的冷战时期,这种核爆很可能引发一场核大战。为了化解危机,全艇官兵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修复故障。艇上139名官兵,迄今仅有48人幸存,K-19艇因此有了“寡妇制造者”的绰号。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航母是用来维护国家利益用的,作为中国战略空间的维护者,中国给航母这种攻击性武器赋予了独特的防御特性。  相似文献   
6.
从新中国成立迄今,美国对华遏制与包围就从未停止过,只是根据时局发展,其力度与范围,有强有弱、有大有小而已。近些年,美国大力推行的"重返亚太"战略,本质仍是对华遏制与包围,只不过从以往的"海陆合围",逐步转向"海主陆从"。近期,南海周边个别国家使劲儿闹腾,与美国及其他域外大国相互配合,是有目共睹的。即便如此,"山姆大叔"并不感到满足,时不时就直接跳到前台,亲自"舞枪弄棒":5月和6月,正当中菲黄岩岛问题紧张胶着之时,美国先后两次派出攻击型核潜艇进出苏比克湾。  相似文献   
7.
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说:“看来,关于海军提出的核潜艇的请求可以撤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将毛泽东的这篇谈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时,为这句话作了这样一条注释:1958年6月28日.中国方面根据苏联军事顾问的意见.向苏联提出为发展中国海军核潜艇提供技术援助的要求。同年7月21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向毛泽东转达了赫鲁晓夫和苏共中央主席团关于苏联同中国建立一支共同核潜艇舰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勇 《世纪桥》2009,(10):37-41
他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也是第一座核电站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他的名字写进了英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核动力专家,革命先烈彭湃之子彭士禄。  相似文献   
9.
1958年6月,有消息说,美国的核潜艇正在世界各大洋深海游弋,包括台湾海峡在内。面对海洋新威胁,主管国防科技的聂荣臻果断决定,我们也要研制核潜艇  相似文献   
10.
宋宜昌  远航 《党建》2010,(2):56-57
1958年6月,国防部聂荣臻元帅办公室。一份外军情报汇总和几则外国电讯放在办公桌上。 聂荣臻元帅认真地读着。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从1954年初下水,到1957年4月第一次更换燃料棒时为止,总航程达6万多海里,其间大部分是潜航,“鹦鹉螺”号仅消耗了几公斤铀;而常规潜艇航行同样的距离,要消耗大约8000吨燃油。运输这么多燃料需要217节油罐车,所组成的列车长达3.2公里,要耗费197万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