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辉  漆菲 《党建文汇》2009,(8):42-42
黑山阻击战前的形势 1947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梁兴初被破格任命为第十纵队司令员。当上司令员后,梁兴初格外珍惜这种破格的“待遇”,下决心把十纵带成能攻能守的精锐部队。梁兴初果然不辱使命,指挥十纵打了一系列漂亮仗,尤其是黑山阻击战,更是创造了战争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后来有人这样评论黑山阻击战:如果说锦州的范汉杰集团最终被歼,是因为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2.
文锋 《党史博采》2008,(1):50-53
<正>1941年的那个冬天,对于那些亲身经历过沂蒙山区反扫荡的人们来说,是记忆中最为黑暗、最为寒冷的一个冬天。就在那个冬天里,爆发了山东抗战史上空前壮烈的一次战斗,几百名战斗人员,掩护着数千名非战斗人员,在敌人的包围圈里,与万余名敌人进行了一场空前惨烈的殊死搏斗,彻底粉碎了日寇企图消灭我山东抗战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阴谋,这,就是气壮山河的大青山突围战。  相似文献   
3.
据云林彪进东北,有算命先生拆其字,曰:“‘彪’为三虎,三虎在林中,进可攻,退可守,无往而不胜也。”故林彪麾下东北野战军三支主力有“三虎”之美称。“三虎”者,一纵、二纵、六纵也。一纵,号称“天下第一军”,为林彪麾下主力之主力。辽沈战役后,一纵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抗美援朝,三十八军首批出国参战,在第二次战役中重创美李军,获“万岁军”美誉。  相似文献   
4.
1950年10月19日,从黄昏开始到夜幕降临,在稠密的充满寒夜的冷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奉命率领全军将士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早入朝作战的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为国!  相似文献   
5.
杨柳 《党史纵横》2007,(12):23-26
一1939年9月,日军集中两万多兵力对罗荣桓领导的我鲁中等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清剿。10月间,罗荣桓率部正准备向鲁南转移时,接到冀鲁豫支队(由八路军115师344旅一部组成,直属八路军总部指挥)发来的电报,说(微山)湖西地区的苏鲁豫区党委正在搞"肃托",杀了许多人,连苏鲁豫支队的副支队长兼4大队队长梁兴初也被当作"托匪"抓了起来。  相似文献   
6.
三十八军昼夜穿插前进了50至70公里,歼灭德川之敌伪七师,毙伤1041人,俘2087人,其中包括美军顾问团全部,缴各种炮156门,汽车218辆,电台33部,还击落敌机1架。  相似文献   
7.
11月2日晨,三三八团三营在瓦院附近,歼灭敌人一个加强连,毙伤18人,俘150余人。同时,一营攻人敌人的龙山煤矿,打退敌人几次反扑,支援二营攻占球场至军隅里公路上的玉泉车站。二营五连控制玉泉车站北山制高点后,见在球场方向遭到——二师痛击的敌人正沿公路溃退,便派一个排占领公路两则阵地,阻击南逃之敌。敌人发现退路切断。更加惊慌,集中炮火妄图打条生路。五连坚决予以回击,并趁敌混乱之际,发起冲锋。  相似文献   
8.
在共和国璀璨的开国将帅中,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徐海东、黄克诚、杨勇、杨得志、梁兴初……3名元帅、2名大将、400多名将军曾经来自同一个传奇之师一一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一一五师的前身为井冈山时期的红一军团。抗战八年,一一五师浴血征战263次,歼敌51万余众,勇冠三军,名震天下,是公认的八路军中实力最强的师。解放战争中,由一一五师的底子发展出的27万精兵挥师东北,成为日后四野铁军的骨干。  相似文献   
9.
<正>1950年11月30日,在朝鲜西部一座名叫松骨峰的山头上,进行了一场空前惨烈的阻击战。当时,南逃的美军把整个山顶炸成了一片火海,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八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一营三连战士高喊着"为祖国争光"的口号,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全连只剩下7个活着的士兵,而阵地岿然不动。松骨峰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为三十八军赢得了"万岁军"的美名。作家魏巍后来根据此战事迹写成了著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党史月刊》2014,(11):35-35
正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人民解放军骑兵的早期记载出现在1932年。这年1月初,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西北反帝同盟军在甘肃正宁县柴桥子宣布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杨重远任参谋长。全军共700余人,编为第1、第2两个支队和警卫、骑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