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四大梆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生存现状、发展问题及改革思路的提出和研究,为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我国戏曲艺术的繁荣和梆子腔剧种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梆子声腔是中国戏曲中最早使用板腔体式的声腔,京、津、冀地区的梆子是以北京语音为念白和演唱基础的梆子声腔剧种,是由明末清初即进京献艺的山陕梆子逐渐京化演变和发展而成,兴盛于京、津、冀,流传于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3.
张秋献 《春秋》2009,(3):62-62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创于清代初期,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兴于清末及民国时期,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各种剧团合并,后又解散,加之众多因素,“一勾勾”戏从舞台上逐渐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4.
刘士合 《求是》2012,(8):62
反腐倡廉的艺术作品,在我国已有不少,有的也曾产生过轰动效应。这些作品大多直击腐败,把重头戏放在腐败分子如何腐败上。莱芜梆子大型现代戏《儿行千里》却另辟蹊径,把切入点由强化"腐败现场"转移到腐败对母爱亲情、  相似文献   
5.
王鼎 《检察风云》2012,(3):86-87
山西戏曲历史悠久,是我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有“中国戏曲的摇篮”之称。蒲州梆子、上党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6.
京西山梆子     
张万顺 《前线》2011,(11):63-63
所谓京西山梆子,就是流行于北京西山腹地灵山、百花山、棋盘山下的一种民戏。  相似文献   
7.
莱芜梆子现代爱情戏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芜梆子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自形成以来,一直是莱芜文化的象征。其现代戏折射出了当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而爱情戏作为现代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戏相比有了全新的发展,莱芜梆子现代爱情戏突破了历来的“才子佳人戏”的樊篱,紧扣时代主题,体现了鲜明的“现代性”特征。我们将从“忠于政治”、“融入亲情”、“秉承孝道”、“源自义举”四个方面阐释莱芜梆子现代爱情戏的内容,并在与传统戏的比照中突显现代爱情戏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19日、21日,莱芜梆子剧团创作的现代戏《儿行千里》,分别在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汇报演出,在广大学员和教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观看演出,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13报》、《经济日报》等14家中央、省级媒体刊发剧评和消息22篇,对该剧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和剖析点评。  相似文献   
9.
星云 《党政论坛》2014,(14):27-27
唱歌要有调,不管歌曲或戏曲,凡是有声音就有调,昆曲的调,京剧的调,湖南梆子的调,台湾歌仔戏的调,乃至抒情歌曲的调。除了唱歌、戏剧的调以外,人讲话也有很多调,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走进委员     
<正>李先锋,省政协委员,省梆子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州梆子戏"省级传承人。从艺30多年来,潜心揣摩徐州梆子的规律和韵味,在认真总结梆子戏唱腔艺术特点的基础上,集众家之长,精心设计戏剧人物唱腔。同时,善于通过表演刻画人物心理,先后塑造了《李瓶儿》中西门庆、《樊梨花》中薛丁山等人物形象,并多次进京演出,受到广泛好评。1990年进入省梆子剧团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