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刚 《奋斗》2002,(9):40-40
2000年6月孙多臣由柴河林业局调任绥棱林业局局长。始建於1948年的绥棱林业局,是黑龙江省开发较早的森工企业,也是黑龙江省森工系统特困企业之一。企业历史形成负债1.7亿元,拖欠职工工资5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2.
冯玉胜 《奋斗》2006,(2):50-50
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社区工作已经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那么,作为森工企业,如何参与地方社区工作,在构建林区和谐社会中有所建树呢?  相似文献   
3.
《党建文汇》2006,(4):F0003-F0003
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目标,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4.
神农架地处边远、山大人稀,工作条件苦、工作担子重、工作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就必须紧扣林区、山区、贫困区、旅游区的特殊区情,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用党的建设成效加快“一园四区”建设步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阿尔山年满16岁。如同一名朝气勃发的少年一样,阿尔山是一座充满生机的美丽边境小城。  相似文献   
6.
牟景君 《奋斗》2013,(8):43-44
正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是国家重点林区之一。丰富的林下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破解林业发展难题,开发"原字号"资源,推进以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井东文 《奋斗》2013,(4):43-44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亚布力林区要率先走进生态文明新时代,完成好主战场主力军的作用,与全国森工、全省同步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就要紧紧抓住"生态建设,产业富民,民生工程"这个中心,力争在五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8.
李明 《实践》2013,(9):27
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标是统一员工思想、激发员工热情,使员工在企业发展目标的感召下,同心同向同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与时俱进精神贯穿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结合内蒙古森工集团近几年开展思想工作的一些作法,谈几点认识。第一,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选择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吻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企业的中心工作就是发展,发展的目标又分中长期和阶段性。内蒙古森工集团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定位在科学发展、转型崛起、富民兴林。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3598"发展战  相似文献   
9.
董晓斌 《实践》2015,(2):30-32
<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等9个旗市,与俄、蒙之间边境线长440公里,区域内林业职工近20万人,涉林人口约100万人,有22个少数民族在此聚居。生态主体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8.17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森林面积的39.3%;活立木总蓄积8.87亿立方米,占自治区活立木总蓄积的68.7%。区域内984条河流和多处湿地是黑龙江、嫩江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0.
王利文 《奋斗》2013,(6):20-2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大兴安岭作为东北、华北平原的天然生态屏障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生态是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文化是林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旗帜,只有建设以生态文化为引领、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生态文化鲜明、文化精品迭出、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事业惠民"的生态文化强区,增强全民生态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