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1年7月26日,四川省成都市武候区人民检察院、成都市武候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中心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我们调研了成都市武侯区区委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情况,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考察了该区的试点实践。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做好社区民族工作,对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构建和谐、维护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一、武侯区少数民族现状武侯区位于成都市南部,全区有少数民族成分55个,常住、暂住少数民族2.6万余人,少数民族人员流动量年均在百万人次以上,民族地区驻区办事机构50余个,是成都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区域。全区少数民族呈现出三多一散特点:民族成分多、常住人员多、流动人员多、居住分散。从民族成分看:全区少数民族主  相似文献   
4.
正成都市武侯区政务服务中心坚持创新机制、建立标准、丰富载体、注重实效,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公众满意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创新机制,提升审批服务效能。2009年,武侯区大胆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全国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将20个区属部门的主要行政审批职能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集中履行。武侯区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打造"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将有前后关联的企业审批服务尽可能集中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站式办理,将与社区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街道社事中心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全国各地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都市武侯区出台《关于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深度融合,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注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处着眼,找准切入点武侯区发挥"三国文化"发祥地的人文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格化、本土化。今年3月,我们通过官方政务微博和武侯公众信息网向全社会发起了"感动武侯十大人物"推荐评选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评选活动告  相似文献   
6.
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复杂化,导致社会生活的风险在明显增加,客观上要求一种更有效的治理能力,才能协调各方关系,应对复杂局面,提供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形成能够面对复杂经济社会生活的有效的治理结构,正是创新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成都市武侯区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初春的一天早晨,当记者开车到达成都市武侯区区委区政府第一办公区采访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竟是"停车难"。此时距离2004年武侯区全面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已6年。办公楼旁原来停放公车的场地,早已变成了私车的海洋。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3月,武侯区被中纪委、中组部确定为全国3个"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单位之一,先后获得中央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的"试点工作先进单位""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以来,武侯区在认真总结"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区委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着力推动区委以责定权、依职赋权、依法行权的常态化、具体化、制度化。着力推行按职定责明权  相似文献   
9.
成都武侯区天府历史文脉底蕴深厚,产业经济活力创新,文博旅游及体育资源丰富多元,是武侯区着力打造文商旅体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武侯区积极把握文商旅体融合的新趋势,以文化为魂、以商贸为依托、以旅游为载体、以体育为推手,打造具有武侯特色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基地。针对标识性融合载体较少、文化融入产业不够、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武侯区应进一步加强融合机制的研究,探索文商旅体的联动模式,协调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共生,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时上(隋文帝)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执以闻,上悉令斩之。绰(赵绰)谏曰:此人当坐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