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比萨饼里的玄机 如今洋快餐登陆中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街巷闹市随处可见肯德基、麦当劳、日本料理、韩国美味、巴西烧烤等,必胜客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也风靡起来。  相似文献   
2.
车延高 《党建》2010,(12):55-56
我咬着牙齿发誓 云层上,比萨饼一样诱人的月亮 让肚里的胃酸思考饥饿 有一张焦黄的脸出现在五十年代 浮肿的绿色,把一颗麦粒嚼了一天  相似文献   
3.
沈湘 《当代党员》2007,(2):43-43
为了进军咖啡业.美国1980年代最负盛名的连锁餐厅加州扒房和比萨饼店分别派出商业密探,调查对方公司经营咖啡店的真实意图。调查结果很快反馈到了两家公司的总裁手里:对方是全美最有实力开发并经营咖啡店的公司,而且对此次开发和抢占全美市场志在必得。  相似文献   
4.
祁建 《北京观察》2002,(7):19-21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流行的餐馆,都有那个时代独领风骚的"流行色".比如"文革"时代的莫斯科餐厅、改革开放刚开始时候的马克西姆西餐厅、后来的香港美食城、明珠海鲜、阿静粤菜、顺峰、肥牛、烧鹅仔,一直到这些年如万马奔腾般的局面: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艾德熊以及红高粱、马兰拉面、羊蝎子、郭林家常菜、酸菜鱼--北京餐饮业几乎在将"行业老大"的位置击鼓传花.如果说在莫斯科餐厅"名声显赫"的时代,一个骄子还能够"统治"10年或者数年的话,进入90年代以后,"行业老大"位置的更换频率则越来越快,有的几个月或者更短就匆匆而去,真有些"江山真易改"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Sci-Tech     
  相似文献   
6.
KRO came to study in China as a senior high school exchange student when he was 17. He lived in a Beijing hutong, learnt to drink Chinese .spirits and became fluent in the city's distinctive dialect. This handsome half American, half Norwegian guy also gained a Chinese name: Zhuang Xiaolong. After finishing college, Kro returned to Beijing in February 2006 and opened Kro's Nest pizza restaurant near the west gate of Peking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7日晚。北爱尔兰安德里姆英军基地,4名英军士兵在准备接比萨饼外卖时遭到两名手持冲锋枪男子的疯狂扫射。两名士兵当场身亡,另外两名士兵和两个送比萨饼的伙计身负重伤。3月9月21时45分,北爱尔兰枪声又响——北爱尔兰阿马区警察接刭求救报告,  相似文献   
8.
《干部人事月报》2011,(6):19-19
商业经营中最为重要的一条经验是——公司对于客户的价值观。——汤姆·莫纳汉(达美乐比萨饼创始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