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966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490篇
各国政治   434篇
工人农民   1524篇
世界政治   22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35篇
法律   7561篇
中国共产党   40209篇
中国政治   33360篇
政治理论   10740篇
综合类   14030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1011篇
  2022年   1360篇
  2021年   1609篇
  2020年   1901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549篇
  2017年   731篇
  2016年   1135篇
  2015年   2043篇
  2014年   8472篇
  2013年   8295篇
  2012年   8802篇
  2011年   8746篇
  2010年   8082篇
  2009年   8645篇
  2008年   10763篇
  2007年   9145篇
  2006年   9954篇
  2005年   4668篇
  2004年   3129篇
  2003年   2842篇
  2002年   2963篇
  2001年   2665篇
  2000年   1657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强调“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为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举旗定向,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深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深厚的人民情怀。习近平"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理念以其显著的人民性、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为党和国家如何在政治上对待人民生命及其相关事务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遵循,具有深刻的生命政治哲学意蕴。"切实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理念是习近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阐述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关系、国家治理与人民群众生命权利的关系、社会公正与人民群众生命解放的关系等一系列关系的重大时代命题。因此,这一理念所具有的生命政治哲学意蕴和深厚人民情怀就集中体现为在确保生命安全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在维护生命权利上坚持国家发展目标和社会价值目标相统一、在实现生命解放上坚持国家的制度完善和人民群众利益全面实现相统一。  相似文献   
3.
4.
文化虚无主义是一种否认中华文明史、否认中华文化、否认中华民族精神的错误社会思潮,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具体呈现,表现为鼓吹“以洋为美”的文明观、宣扬“告别革命”的历史观、推崇“娱乐至上”的消费观、推销“消极庸俗”的价值观,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构成严重挑战。其产生原因在于,受到主体、环境、技术、历史等多维因素影响。基于此,要从批判文化虚无主义本质、提升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增强民族文化弘扬力度等方面,不断增强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免疫力和自觉性,捍卫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的草稿中提出了"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通过对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以及相关著述的考察可以发现,"跨越"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有其形成的理论渊源,是基于唯物史观的科学判断。同时,历史分析表明,19世纪80年代的俄国具有实现"跨越"的可能。显然,"跨越"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军  谭占娜 《奋斗》2021,(2):32-3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就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由此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三种能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可以说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明确了根本遵循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对外工作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发挥着引领、固基、统合、拓展、协同等五个方面的独特作用.新时代,日益走近世界政党舞台中央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的关系、与世界其他政党的关系业已发生历史性变化.在此背景下,党的对外工作需要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基础上完善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努力搭建更多形式、更多层次的国际政党交流合作网络,同时加强对世界政党的方向、理念、认知、责任引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争取更多支持者、赞同者、同行者,为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方涛 《求知》2021,(2):29-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总结建党百年来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把握基本规律、更好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点贫困村25个,贫困发生率高达38.96%,是全国农村贫困率的6.84倍,对于完成灾后重建的玉树市来说,脱贫攻坚任务显得愈加任重道远。五年来,玉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央和省、州统一部署下,把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作为推动发展、助力脱贫的“主引擎”。现全市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优势产业得以培育壮大,基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总体呈现“三个历史性、四个标志性、五个趋势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刘清生 《群众》2021,(5):28-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谋划、组织实施、全力推进的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世界贡献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