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8篇
  免费   78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81篇
世界政治   1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2875篇
中国共产党   381篇
中国政治   984篇
政治理论   124篇
综合类   7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患关系在各国都是一个棘手问题,日本也不例外。不过,日本推出一系列制度化的应对措施,有效缓解医患矛盾,最大限度降低医患冲突发生的可能。全民医保,制度健全日本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在健康保险范围内疾病的诊疗费用,大部分由医保承担,自付比例根据年龄和收人确定。通常,出生至6岁3个月自付20%,6岁4个月至69岁自付30%,70岁至74岁自付20%,75岁以上自付10%。  相似文献   
2.
3.
佘朝阳 《人民司法》2020,(10):53-57
专利民事侵权诉讼中,应根据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合理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解释权利要求时,不能脱离权利要求书等内部证据,且应站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进行。进行专利侵权认定时,应根据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规则,将技术方案的比对结果作为裁判依据,在特定情况下,可根据部分技术特征的比对结果进行;在已有初步证据证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与专利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时,不宜因对证据真实性的怀疑采用推定的方式直接认定侵权。  相似文献   
4.
2019年9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厅举行成立后的首例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公开听证会,引发了外界的极大关注。在固有印象中,民事检察职能一直以相对弱化的形象示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亦与行政检察职能合并,即以往的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在新时期,随着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最高检专门成立了第六检察厅,承接民事检察职能,这不但标志着这项职能在检察工作中地位的提高,也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  相似文献   
5.
《中国机关后勤》2006,(12):34-35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的原因,我县在公车配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突出表现在:不按编制配车,超编现象比较普通;不按标准配车,公车的档次越来越高;管理不规范,公车私用现象屡见不鲜;维修费用居高不下。据统计,2004年,除公检法以外的县直正局级单位及各乡镇共有公务车辆133台,总开支1226万元(不含正式司机工资),其中新购车辆23辆,计购车费403万元,车辆使用费822万元(包括燃油费、过路费、修理保险费、临时司机工资等)。纳入本次车改并实行集中管理范围的75个单位90台车,经概算,2004年车辆使用费总额约为600万元。近年来,为…  相似文献   
6.
程序保障在国外被视为民事诉讼的目的,该学说在英美学者的著述中十分流行,在日本得到了井上治典教授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的支持。该说以程序保障为起点,认为法院不应该把诉讼的审理过程作为只是为了达到裁决或和解而必须的准备阶段,而应把这一过程本身作为诉讼应有的目的来把握,只有正当的程序才是使判决或和解获得正当性的源泉。因此,  相似文献   
7.
唐银益 《法治研究》2006,(12):60-61
一、政府机关是民事诉讼的适格主体,也是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人的遁格主体 《民事诉讼法》传统理论认为,民事诉讼主体即当事人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二是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三是受人民法院裁判的拘束。而所谓“利害关系”,即案件争议的标的或案件结果与自己有关联。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丰富,民事法律关系日渐复杂。民事主体资格也呈多样化趋势,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虽不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但却以自己名义起诉的案件。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廖中洪 《现代法学》2003,25(3):130-137
文章采用比较的方法 ,通过对国外有关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立法规定的研究 ,从诉讼法理的角度 ,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方式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以及可否对检察机关进行反诉、调解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9.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公权与私权的协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主要问题是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应当仅限于物质损失而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如何处理刑事诉讼与附带民事诉讼之间以及追缴、责令退赔与 (附带 )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主张 ,应当协调处理国家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以及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关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与被告人的地位应当大致均衡 ,附带民事诉讼既应方便公权力的行使 ,也应保障私权的实现 ,从而确保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一体化地合理解决民事赔偿与刑事制裁 ,并服务于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刑事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0.
律师遇到兵     
陪同所里一位资深律师前往外地办理一个合同诈骗案件,为这个案件我们已经出差若干次,虽然住的是档次比较高的酒店,费用也是由当事人家属报销,但是路途的劳顿还是令我们苦不堪言。没办法,这个案件涉案金额较大,500多万,虽然前期预交的费用很少,但是当事人也开出了一个天价作为事情办成以后的酬金。遗憾的是,这笔酬金与我无关,我只是作为这个律师的助理,混吃混喝,捎带着看看人家是怎样办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