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党政论坛》2011,(24):22-22
任一官半职的人,坐在位子上,总想问一问下属:“和前任比,我怎么样?”其实,他内心早知“人走茶凉”,他的前任“自然不如他”,但他还是要从下属的嘴里听到——得到那点“快感”。这就是为官者的心理。甚至贵为“真龙天子”的皇帝老爷子,也需要类似的“快感”。  相似文献   
3.
讲正气",这不只是个个人道德品质的问题,而是个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革命气节的问题,是个关系党和国家大局、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党,是正气浩然,还是邪气猖獗,往往是其走向兴旺还是走向衰败的重要标志。我们中华民族是个"讲正气"的民族,传统很深。我们党是个"讲正气"的党,根基很牢。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党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打败国民党,打败日本鬼子和美国鬼子,战胜建国后一次次的困难,一步步强大起来,就是因为我们党是一个"讲正气"的党。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4.
无悔追求     
近期中央一台在“东方时空”百姓故事里连续播出一档节目,叫做“守墓人”。看过节目的人都知道,这个叫佘幼之的守墓人守的并非自己祖先的墓.而是明末被崇祯皇帝冤杀的功勋卓著的袁崇焕大将军的墓,而且到现在已历经300多年,余家守墓的遗训已经传承了17代。  相似文献   
5.
齐夫 《前线》2010,(8):56-56
<正>养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骨气即坚强不屈的气节气节者,志气、节操也。国人历来推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节操,赞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气节,寄情"要留清白在人间"  相似文献   
6.
气节随想     
于立志 《中国监察》2008,(12):60-60
气节,志气、节操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人的尊严。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气节。先哲认为人的气节比生命还重要。孔子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史上,当人们记起伽利略为宣传日心说年近七十而受审,虽然被迫写了悔过书,但他的观点并没有改变,并且在后来的研究中仍然坚持日心说时,无不对这位老人产生深深的敬意。布鲁诺为坚持日心说,在1600年2月17日被宗教法庭活活烧死于罗马的百花广场,无不被历代爱好科学的人们所歌颂。科学家忠实于科学事实和认定的客观规律,为之坚贞不屈,绝不向任何非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的权势屈服,乃至为之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就是科学家的气节。这也是科学家应当具备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绝命诗是人们告别人生舞台的艺术化"谢幕辞"。纵览历史上志士仁人一首首绝命诗,作者豪放坦荡直抒胸臆的情态仿佛近在眼前,其人生追求、信仰信念和志趣情操,特别是做人的气节和荣辱观也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9.
李培超 《党课》2010,(14):83-84
气节即志气、节操。外在指形象,内在指品质。气节,是人的第二生命,丧失气节的人,就像断了脊梁的可怜虫,梃不起腰、昂不起头,很容易在困难、阻力、压力以及歪风邪气面前栽倒。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传统美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这些不仅是道德箴言,也是人生真理。  相似文献   
10.
论坚守“大丈夫气节”对培育战斗精神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大丈夫气节”的提出虽然已经2300多年了,当我们今天研究坚守军人气节,培育战斗精神的时候,发现这一传统美德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坚守“富贵不能淫”这一气节,对于保持战士的革命本色,培养战斗精神具有必要性;坚守“贫贱不能移”这一气节,对于坚定革命信念,培养战斗精神具有针对性;坚守“威武不能屈”这一气节,对于锻造顽强的革命意志,培养战斗精神具有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