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尹修华 《工会论坛》2015,(2):140-141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支持投入,图书馆作为学院的文化窗口,馆藏资源越来越丰富,设施越来越完善,但图书馆的利用率不高。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服务功能已不能有效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为此,图书馆要加强"导读服务"工作,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一、主动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与时俱进。二、洞察力:敏锐的感知和直觉。三、变通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固步自封。四、疑问性:勤思好问,从不一味迷信权威。五、创造性:喜欢别出心裁,走自己的路,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3.
从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第二年起,我国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对于从高考“破冰”之初人们求知欲的大爆发,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直至在跨越世纪的过程中,大学生们的人生之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对待高考以及就业有哪些不同的看法?让我们去重温他们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谢觉哉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他十一岁就读完了《五经》。那时买书不容易,他便到藏书多的人家去借读、借抄,并作札记。参加革命后,他的求知欲更强烈。1928年冬,  相似文献   
5.
6.
他自幼便显示出非凡的文才。成长后,除了获得法律学位、精通数国语言外,还历任当时政府的许多要职。求知欲旺盛的他,即使在百忙之中,仍潜心深入研究矿物、植物、地质、解剖医学与自然科学,并就此完成了为数众多的论文,都成一家之言,可以算是博学多才的典型。  相似文献   
7.
周翔 《前沿》2008,(3):59-6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幽默能够起到活跃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等作用。尝试“变用成语”、“巧用谐音”等方式实现幽默。  相似文献   
8.
才女清歌     
当我们捧读厚厚的《莎士比亚全集》时,自然会想起殉道者朱生豪先生。是他,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以孱弱多病之躯矢志译莎,乃至耗尽心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然而,人们很少知道,在朱生豪背后默默奉献的,是他的夫人宋清如。宋清如,1912年出生于张家港市西张镇栏杆桥,人称二小姐。她七岁启蒙,以强烈的求知欲和聪颖的秉赋,先后考入苏州省立女中、女子师范和杭州之江大学,并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宋清如酷爱文学,才思出众。30年代初,她活跃于上海文坛,是当时屈指  相似文献   
9.
“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探求真理并伴有愉快情绪的心理倾向。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本身发生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刘岳 《前线》2022,(2):89-90
<正>《读者文摘》在美国纽约创刊"不用害怕,社会上有强烈的求知欲暗流。供应知识,你花于印刷的每一元都必有报答。"这是畅销世界的《读者文摘》杂志创办人、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编辑"德威特·华莱士所留下的一大堆笔记中的一句话。1922年2月5日,华莱士弯腰走进纽约格林威治村米奈塔路1号一家酒店的地下室,用一架小型印刷机,印刷出了新型杂志——《读者文摘》,第一篇文章是《如何在精神上保持年轻》。这种只刊登文章摘要的袖珍型杂志,在当时是一个出版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