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进入陕北苏区采访,全面报道了红军长征及陕北根据地情况,成为采访红色中国的第一位外国记者。继斯诺之后,他的妻子海伦·斯诺1937年的延安之行,得以系统采访红军长征当事人,详细报道红军将领的传奇经历。他们夫妇分别撰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扣《红色中国内幕》是外国记者早期介绍红军长征真相的权威著作。  相似文献   
2.
任蕙兰 《新民周刊》2012,(46):24-27
"光棍节",这个听起来非常屌丝的节日,完全是无中生有。近几年,这个节日摇身一变,成为电商着力打造的"消费节"。"今夜无人入眠"海伦已经结婚了,"光棍节"原本和她没什么关系,但谁都知道,"双十一"如今更多的是血拼的符号了。她自然没有错过那场消费狂欢。"双十一"前几天,海伦就收到熟悉的淘宝商家发来的短信,宣布将参加"光棍...  相似文献   
3.
别样芬芳     
方红 《江苏政协》2013,(6):55-56
<正>在网上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学生亲手绣了一件"十字绣"送给老师,里面绣着一个很优雅的女人,弯着腰拿着一根针,底下有一个脏兮兮的小孩,举着胳膊,女人抓着小孩的胳膊。开始老师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后来看到了这个学生给她写的字条"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翅膀断了,在他们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原来孩子们是希望成人  相似文献   
4.
李佐同 教授     
李佐同,男,1962年12月出生,黑龙江海伦人,内蒙古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教授,现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党委书记。198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本科毕业后长期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业生产第一线工作,曾任农垦分局副书记、副局长、局长等职。2007年出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党委副书记。现兼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5.
美国盲聋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是世界文化名人。1968年当她以88岁高龄谢世时,出生于中国安徽池州的李雁雁还只是一个才满3岁的男童。两人所处的时代、国家、文化背景有很大差异,但读过李雁雁的自传体文学作品《逆境——首位留美盲人医学博士的追梦人生》﹙以下称《逆境》﹚后,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它和海伦·凯勒的《我生活的故事》联系在一起。作为盲人,作为在逆境中的奋斗者,李雁雁和  相似文献   
6.
同情与尊敬     
一次在南京街头,看见一位失去双手的残疾人,他不是坐在路边伸臂乞讨,而是跪在人行道上,用小臂的最前端夹着一支粉笔,用楷体整齐有序地书写着自己的身世。  相似文献   
7.
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抗日名将马占山,曾三进海伦. 第一次进海伦随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来黑龙江驻防海伦 1920年,马占山升任团长,跟随任黑龙江省督军的吴俊升来到黑龙江,驻防海伦.这次,马占山在海伦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社会治安,他恪尽职守,受到海伦百姓好评.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宋黎:想不到昨日(笔者注:1982年4月10日)收到你从华盛顿希尔顿大酒店寄来的信,告诉我你为签署加州奥克兰市同大连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协议来到美国。并谢谢你送我织锦缎。”这是与宋黎阔别46年后,海伦·斯诺写给宋黎5000字长信的开头语。 海伦·斯诺(全名海伦·福斯特·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女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于1907年9月21日出生在美国犹  相似文献   
9.
【裁判要旨】开发商在宣传、销售楼盘时的称谓及其招牌等使用了与权利人商标的相同的读音和文字,是否侵犯了权利人的商标专用权,应当从权利人请求保护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及被诉侵权人的使用情况及使用的商标、标识是否达到了足以造成市场混淆的程度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意义     
刘振 《工友》2013,(1):56-56
裴多菲曾诗曰:"生命诚可贵"。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生命的意义呢?在拜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不禁被主人公勇敢的方式所震撼。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岁月的弱女子,她却抓住宝贵的时间,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