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涟水县政协注重拓展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式,着力打造符合政协工作规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涟水地方政协特色的工作品牌,不仅推动了涟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提升了政协的社会形象。着力打造专题议政工作品牌。县政协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农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涟水保卫战     
庄园 《侨园》2012,(6):63
无论是抗日战争年代,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涟水一直都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发生的大大小小战争不下数百场。而其中战争规模最大、战略意义最重要的则首推涟水保卫战。日前,记者来到涟水再一次瞻仰了包括涟水烈士陵园、涟水抗日第一枪纪念碑等在内的红色印记。从准安驱车到涟水,车下淮涟一级  相似文献   
3.
董平 《唯实》2013,(12):9-10
<正>城镇化是当下中国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迈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宏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传统增长动力持续减弱,经济增长正逐渐由外需驱动向以内需驱动、工业化驱动为主、城镇化驱动并重转变。可以预见,未来城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重的使命。涟水作为苏北的百万人口大县,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也是从传统农业县域向新兴中等城市过渡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跨越发展、崛起振兴的战略之举。如何抓好涟水新型城镇化发展,既需要我们认清自身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雷 《江苏政协》2011,(5):45-47
2010年,是涟水县推进全面小康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也是县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为的一年。一年来,县政协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努力为全县冲击苏北十强、实现大县崛起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5.
王志祥  周沙风  陈明 《工友》2009,(3):F0004-F0004
2008年,中国一冶涟钢工程项目经理部先后承建了涟钢3200m^3高炉、2250mm热轧、210t转炉三项特大型工程。为确保各项工程总体网络进度.项目经理部科学组织施工.加强过程控制,努力消除因工期紧迫与安全、质量产生的矛盾;克服雨雪天气、图纸、设备等滞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时间延续、空间占满、确保工期的原则,化解了大量施工中难题。承建工程多次受到业主好评和嘉奖,部分单位工程被业主方称为”样板工程”、“放心工程”.职工队伍被誉为“一流的施工队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中共涟水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涟水县政协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涟水县政协把为民办实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先后组织39名政协委员与76名低收入户结成"亲情链",以"脱贫达小康"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对帮扶。帮扶活动以14个帮扶小组为单位,各专委会主任作为结对帮扶工作直接责任人。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委员们在县政协领导带领下,通过上门座谈和走访慰问等形式,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开展帮扶。对有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文化建设的建言者,更是参与者,有责任、有义务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多年来,涟水县政协坚持把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广泛凝聚推动文化强县建设的力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弘扬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涟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史迹众多,为把历史文化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县政协创新载体,积极履职,成立了淮安市首家县级历史文化研究会。为摸清家底,研究会联合文化、规划等部门,组织文史专家对城区和乡镇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抢救性地记录下涟水珍贵的文化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4,(5):F0002-F0002
涟水,地处苏北腹地、淮河下游,县域面积1676平方公里,下辖19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户籍人口110.3万。  相似文献   
10.
了解高适,是从他的边塞诗开始的,他的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成为普天之下人们送别朋友、劝慰朋友的千古绝唱。他与另一位大诗人岑参,共同缔造了盛唐边塞诗歌的一座丰碑。但是正因为他的边塞诗的耀眼,掩盖了他田园诗的光芒。在高适流传下来的少数田园诗中,淮安的涟水非常幸运,成了他留连忘返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