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片新闻     
8月4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率部分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赴奉贤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等,视察本市迎峰度夏保电工作,并听取市电力公司的有关情况汇报。  相似文献   
2.
张鸿宇 《乡音》2015,(4):14-15
去年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鲁地区采取停产、限行、放假等一系列强力举措,空气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更激发了民众对“APEC蓝”常驻天空的渴求。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治理模式以部分牺牲经济发展和生活便利为代价,治标不治本,不能作为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13名住冀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从根本上破解雾霾困局。第一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卢晓光表示,近年来,我国东中部地区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这与单一的能源结构关系密切。以河北省为例,能源结构中“一煤独大”特征十分明显,据测算,全  相似文献   
3.
案由:湖北省是我国中部经济大省,近年来湖北经济延续了2008年以来的强势增长,2011年GDP跃居全国第十,比上年增长13.8%,增速居中部地区榜首。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扩大,湖北面临的能源瓶颈制约问题日渐  相似文献   
4.
草木 《工友》2012,(4):59+1-59
2011年8月10日晚,站在武钢工人剧院的颁奖舞台上,热烈的掌声让张永京的心怦怦直跳——他的油画作品《聚焦特高压》获得第八届湖北产(行)业文艺楚天奖美术作品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历经十多年,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小步快跑到跨越式发展,潘成和他的西安亚特高压电器配套有限公司、西安亚特段压有限责任公司,为西安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收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潘成和他的公司。为什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又能牢牢的领占市场,发展逐步壮大,他凭的是什么?他凭的是“诚实守信、一诺千斤”,他凭的是“忠厚善良、质量就是生命”,他凭的是“严格管理、科学发展’,潘成常说“宁可少挣钱,总不干危害国家,危害人们的亏心事”。  相似文献   
6.
张捷 《瞭望》2016,(16):64-64
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带来了能源流革命性的变革,进而改变历史地缘格局。而在技术和运营模式的各种层面,中国特高压和智能电网的优势在全球是最领先的,  相似文献   
7.
王天玺 《创造》2015,(4):54-56
<正>我们正在快步走进绿色的困境,开发绿色能源,实现绿色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呼唤。第二节绿色能源2012年初,霍尔木兹海峡战云密布。海峡的动静,触动着世界的神经,因为全球一大部分石油的流动,都与这个海峡有关。海峡局势的缓急,牵动着石油价格的升降,足见决定世界发展的能源支柱是多么脆弱!综观历史,人们发现,人类文明的演进,都伴随着能源技术的转化。以木炭为主要能源,是自然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半月大事     
《共产党人》2012,(19):8
西电东送关键线路"哈郑特高压"第一基塔建立国内目前输送能力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第一基塔,9月21日上午在宁夏同心县建立。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点新疆哈密南部能源基地,落点河南郑州,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六省(区),全长2210公里,2014年建成投运。每年输送电480亿度,是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关键线路之一。由宁夏送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大》2012,(19):33-33
"随着能源消费急剧增加,我国东部地区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这已成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学庆说,当前,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加快交直流特高压电网建设,变“过度依靠输煤”为“输煤与输电并举”,有效缓解节能减排压力。  相似文献   
10.
陶明 《瞭望》2020,(19):38-39
在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达产背景下,中国新基建正在按下加速键。计划于今年6月底建成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向华中地区送电400亿千瓦时,将有效缓解豫南地区供电紧张、防治中东部地区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