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茂生  秦俊勇 《小康》2005,(2):29-30
这是一个造城的时代。套用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双城记》中那段著名的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的是:一座座城市迅猛地造起来,更多的人开始感受现代都市文明的强烈气息;坏的是:我们及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却在不断地遭受许多莫名其妙的困扰。政府官员们,房产商和工业投资者们、进城农民、城市新青年以及城市的设计师们,在造城运动中,你们失去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是什么?你们的利益诉求又是什么?在这里,你可以听别人的故事,也可以讲自己的生存状态。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那份感触!  相似文献   
2.
傅晓燕  何云波 《求索》2007,(3):194-195
狄更斯作家身份定位的研究长期以来被我国学术界所忽略。本文将狄更斯置于社会和文学历史发展进程的背景之下,通过对作家与城市关系的梳理,揭示出狄更斯不单纯是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更是一位典型的城市职业作家,他的写作与生存方式,典型地体现了城市职业小说家的三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胡全新 《前沿》2012,(22):140-142
瞿秋白从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价值立场出发,认为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是为了争夺革命的统治权而提出的.狄更斯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因为他世界观中有进步因素.通过对张天翼创作批判,间接批判了狄更斯的文学本体性、独立性主张.他对狄更斯的接受,是为了争夺无产阶级在文化革命中的领导权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狄更斯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在他带有自传性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运用了很多《圣经》中的思想。本文从《圣经》中的一些内容出发,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狄更斯的《双城记》不仅抨击封建贵族的残暴统治、批判人性的罪恶,而且宣扬人道主义思想。小说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以突出主题、揭示人物性格,使读者在体会作品主题思想的同时,享受到作品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正>作家狄更斯曾经这样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狄更斯的哲言也正可以用来描写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1,(20):26-26
一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坐在江边垂钓.一个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您在钓鱼?”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1,(10):26
一天,英国作家狄更斯坐在江边垂钓,一个陌生人走到他的面前问他:"怎么,您在钓鱼?""是啊,"狄更斯随口回答,"今天运气真槽,这时候了,还不见一条呢。可是昨天也是在这里,我钓了15条呢!"  相似文献   
9.
《双城记》的人道主义思想与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更斯的《双城记》不仅抨击封建贵族的残暴统治、批判人性的罪恶,而且宣扬人道主义思想。小说运用不同的写作技巧以突出主题、揭示人物性格,使读者在体会作品主题思想的同时,享受到作品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0.
朱沅沅 《理论视野》2012,(11):61-63
将小说《双城记》置于其诞生的历史背景之中,结合狄更斯的创作经历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探讨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解析他所塑造的有争议的革命者和群众形象以及他对大革命所持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