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炎 《现代领导》2014,(9):49-49
当地时间7月18日.在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的主持下,格雷戈里奥·皮奥·卡塔潘在马尼拉正式就任菲武装部队第45任总参谋长,掌管总数超过12万人的菲律宾军队。据当地媒体透露,卡塔潘出生于律师家庭,受过良好教育,曾参加过反对马科斯独裁统治的政变.并由此与阿基诺家族结缘。尽管卡塔潘在就职仪式上表示.应对中国和提高救灾能力将是他的工作重点,但外界普遍认为,他上任后首先需要面对的是国内混乱的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2.
纪朝钦 《台声》2007,(3):29-30
今年是“二·二八”起义60周年。60年前,台湾人民为了反抗当时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掀起了一场全岛性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全国人民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长期革命与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作为在野党、反对党同帝国主义、封建独裁统治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没有任何一个民主党派的政治影响力像中国共产党那样深入人心,更不可能在军事、经济上与中共相比,中共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始终站在最前列,理所当然地处于领导地位.为了壮大人民革命力量,早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共就与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长期的民主革命斗争中逐步得到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1911年11月3日夜,宁静的贵阳夜空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声。这是贵州辛亥首义第一枪,清王朝在贵州的独裁统治由此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5.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简称“军统局”或“军统”)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特工组织 ,是蒋介石赖以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工具之一 ,它的产生曾对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抗战时期军统的组织与活动作一系统的考察 ,揭示军统作为蒋介石的御用工具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其组织系统的演进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以及如何随着蒋介石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 ,发挥它的作用和体现出的两重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以此阐述对抗日战争某一侧面的一孔之见。一、战时军统组织之膨胀与人员构成之分析军统有一套…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14,(5):29-29
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为何挑起“迁都之争”,史学界一般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革命形势的发展已使蒋介石感到在武汉无法实现其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的阴谋”;“另一方面,南昌地区和江西已在蒋介石的控制之下。在南昌,他可以为所欲为”。其实,“迁都之争”是蒋介石阻挠汪精卫回国,争取时间完成反革命政变准备的“杰作”。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内的民主派(或称左派)曾为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反共内战政策进行了长期的英勇顽强的斗争,并为此先后组建了许多政治组织。这些组织曾随民族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几经演变,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相似文献   
8.
他曾弃文从武追随孙中山走向革命;他曾因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而屡受排挤;他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为国家建设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就是李济深。一李济深,字任潮,1885年出生于广西苍梧县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改变了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想法,转而学习军事。1903年,他由梧州中西学堂保送入广东黄埔陆军中学学习,毕业后留  相似文献   
9.
抗战胜利后,农工党致力民主和平,坚决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合作,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后,农工党积极响应,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展在中共领导下的新的军事运动,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苏民生 《台声》2002,(4):10-10
“二·二八”起义是台湾同胞一次大规模反抗国民党暴政、争取民主自治权利的爱国民主运动。“二·二八”起义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惧凌侮、英勇不屈的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同当时全国各省风起云涌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爱国民主运动遥相呼应,紧密相连,汇成了中国人民争取解放运动的洪流。这次起义作为全国人民反对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配合了全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台湾人民“二·二八”的行动是正义的,要求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