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过剩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短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为解决短缺和过剩现象做出了很多探索。然而,像计划经济解决不了短缺一样,同样也没有一个国家在市场情况下解决过剩问题。实际上,社会经济运行总供需不平衡是经济发展中的根本规律,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出发可以对上述现象做出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从服务业发展看当代经济危机的地理"位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夏 《求实》2007,1(2):50-54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保持了稳定的经济增长,没有出现如1929-1932年和1973-1975年的大危机。而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产过剩的危险,酝酿着危机的产生。造成这种反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服务业在欧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事实上,正是服务业的发展缓解了马克思关于造成生产过剩的客观矛盾和凯恩斯的三大主观心理规律所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从而延缓了危机的爆发,保证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因此,对于我国和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要想解决当前面临的生产过剩、失业或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应当大力发展服务业、鼓励服务业模式的创新,以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孙立平 《党政论坛》2009,(10):12-12
中国正在经历的是一场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但又不同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实质上,中国的危机并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危机过程。中国发生的还不是金融危机,而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即使没有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中国的这种生产过剩危机迟早也会发生。基本的原因,我曾经反复强调过,这就是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而如果这时没有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结构条件,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几乎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必然的伴生现象。  相似文献   
4.
商品与货币     
王天玺 《创造》2011,(6):92-95
商品体所变成的金体——货币,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货币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像川剧主角那样善于"变脸"。货币"变脸"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从中可能引发金融风暴,可能造成比一般的生产过剩危机还严重的社会灾难。  相似文献   
5.
消费转型是发展的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从原本没有危机到有危机,这不是退步,反倒是一个进步,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迈上了一个台阶。一、中国所遭遇的危机和美国有所不同,是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生产过剩危机这场危机是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但是我们要看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历程与根源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表面上是流动性造成的,但实质则根源于美国居民借助金融创新维系其"透支消费"模式的非持续性。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次贷衍生证券的设计缺陷与监管失当、金融机构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和以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VAR)为基础的资产管理模式,加剧了风险在全球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恶性传导,最终因金融系统过度"顺周期性"引发信用链断裂,使信用风险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次贷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危机理论对历次经济危机的逻辑归纳,本质上仍可定性为严重生产过剩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信心从哪里来?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从体制层面上分析。美、英、法、日等西方国家实行以新自由主义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由于未能解决大众收入低下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而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所以,当前以美国为主的西方  相似文献   
8.
面对或许是百年一遇的次贷危机,现有的危机理论正在经历着危机本身的无情拷问。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危机根源的逻辑,这个逻辑包括以下要点: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群众的购买力不足;群众购买力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9.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是西方经济学界对金融危机的主流解读。明斯基认为,累积的金融冒险造成了金融体制的脆弱,最终引发了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停滞趋势阻碍了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求,迫使资本主义以金融化的方式通过债务杠杆挽救经济停滞。金融化没有真正挽救资本主义的经济停滞趋势,反而造成了金融膨胀的泡沫与实体经济停滞的对立,最终使生产过剩的危机以金融危机的方式爆发。以金融化挽救生产过剩造成的经济停滞,必然导致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爆发。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次贷危机再次证明了<资本论>所阐述的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正确的;美国的"救市"政策没有科学理解资本的"贪婪"的规律和危机的本质,因此,当前"救市"的无用功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