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有关会议上强调:"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白河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对县人民政府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开展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2.
3.
陕西省白河县民政局联合各镇政府对全县26所敬老院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保障在院老人安全温暖过冬。具体做法:一是严格用电用火管理。各镇协调所在地供电所专业人员对敬老院电器、电路进行全面安全检修,对取暖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二是加强敬老院内部管理。健全老人外出请销假制度和工作人员值班制度,确保老人外出安全;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3,(10):44-44
今年以来,为加强对在职机关党员的双重管理,陕西白河县推行“816”(8小时在单位,16小时在社区)管理法,引导机关党员8小时外服务群众。“816”管理法采取“三卡一簿一岗”方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政》2010,(2):63-63
陕西省白河县新建农村敬老院和五保安置点31处.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448人.集中供养率达62%。全县有31个单位与敬老院结对子.开展“一帮一、一带一”活动。临近春节,这些单位为敬老院老人送去粮油、棉衣、棉被等慰问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白河县委、县政府按照“建设农村新社区,培育现代新居民,构建和谐新家园”的思路,创新实施“五个五”乡风文明促进工程,不断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领域,倾情演绎了一曲曲以建设农村新社区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新乐章。  相似文献   
7.
白河县人大常委会在坚持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列席常委会议的同时,从2009年开始,探索实行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议制度,从今年召开第一次常委会起,根据  相似文献   
8.
怎样密切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怎样在闭会期间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陕西省白河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积极探索。2012年初,他们制定了《白河县人大代表定期接待选民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确定每月15日为代表定期接待选民日,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04,(10):71-71
白河县卫生工作在上级部门正确领导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绿色白河这一主线,狠抓农村卫生综合改革,突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各项工作综合考核居全市前列。为切实做好今年工作,及时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传达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制发相关文件,夯实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全年卫生工作任务。深化农村卫生改革,按时完成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上划管理工作,加强对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考核,加大村级卫生室监管力度,实行五个统一。  相似文献   
10.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旱涝灾害多”。这就是白河县人民祖祖辈辈生存的自然环境。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一些专家慨然喟叹:“这里根本不适应人类生存。”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白河县人民没有气馁,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扬愚公移山精神,20多年坚持修田造地,垒起了相当于7座“万里长城”的“石坎坎”,兴修水平梯地23万亩,率先在陕南土石山区造出人均一亩基本农田。然而,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使白河县人民无法从根本上脱贫。至1997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856元,占有粮食298公斤,地方财政收入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