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157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80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法院在监护判决中所面临的问题有人预测,在今后十年美国只有56%的孩子和双亲生活在一起。每年有一百万桩婚姻以离异而告终。尽管90%的离婚父母以一定方式同意监护孩子,但是,法院仍然面临着对那些不能达成这种协议的父母判决监护的必要性。这种情况目前越来越多。这方面的判决向法院提出了独特的问题。关于监护的争论着重于人,而其他绝大多数判  相似文献   
2.
震惊全国、导致25人死亡的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的,犯罪嫌疑人,竟然是两个年仅13岁和14岁的初中生,而且均来自离异家庭,这似乎又一次印证了“离异或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不健康的性格心理,犯罪率高”一类说法。但是透过这一事件的表象,我们是否应该做一点更深层次的思考呢?是仅仅归咎于他们个人和各自的家庭,还是必须同时追问社会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余彤 《工会博览》2006,(24):14-14
案情回放申诉人曹某某系被诉人某水产公司职工曹某之女,1993年曹某某在校就读期间,因受交通方面的惊吓,致使脑血管破裂,造成肌体残疾。曹某某中专毕业后无法正常工作,其父曹某多次求助公司领导,经领导研究后决定,于1995年8月接收曹某某为正式职工,同年8月15日,某水产公司与曹某某签订五年期劳动合同,期限自1995年8月15日至2000年8月14日。当时某公司认为曹某某病情严重、行动不便,  相似文献   
4.
徐敏 《中国公证》2007,(8):29-29
前几日一位老人打来电话。在细数子女种种不孝行径后,咨询办理监护人公证、找个监护人帮助自己照料生活、管理财产的事宜。我接到电话后,不禁一愣。在现阶段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公证处的业务范围里也没有这种公证事项。我只能告诉老人,她可以通过遗赠扶养协议或附条件遗赠的方式来处理去世后的财产分配,公证处目前没有为神智正常的老年人设立监护人的公证事项。听到我的回答,老人无奈地放下了电话,看来我说的两种方式都不符合老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正> 第5031节定义本章所称"少年",是指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或不满二十一周岁,因被指控有某种少年犯罪行为,需要按本章规定起诉和处理的人。"少年犯罪"是指在十八周岁前实施的违反美国法律的行为,此种违法行为如果是成年人实施的,则已构成犯罪。第5032节地方初审法院的少年犯罪诉讼程序,移送刑事公诉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低出生率的同时伴随着低死亡率,这就导致经济尚未发达的中国进入了典型的"未富先老"状态。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给我国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居民就业、住房、医疗、交通均面临极大困难。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自我养老意识差,社会养老机构功能不完善,而现有法律规范不足以解决老年人的行为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步衰退的特殊状况。一刀切的监护模式严重地忽视了老年人的剩余行为能力和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通过对老年人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外成年人监护制度改革的经验,力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监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方舟 《法律与生活》2016,(14):44-45
校园暴力的伤痛 网络一段热传的视频中,几名穿校服的少年对另一名穿校服的男生拳打脚踢.这些孩子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同班同学.施暴的少年满嘴脏话,扇脸、踢肚子、打头……几乎每一下都用足了力气,稚气未脱的脸上写着浓重的暴虐表情.他们一边打一边叫嚣着:“你以为自己是班长就了不起?老子打的就是班长!”“你打一次小报告,我们就扇你一次!”被打的孩子哭着跪在原地,打人者质问:“说!还告不告状了?”被打的孩子嘴角流着血哀求道:“放了我吧,不告了,别打了……” 对他人施加暴力、伤害他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是损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这些行为一旦触及法律红线,当事人、监护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龙梦 《公民导刊》2012,(8):38-39
13岁的小孩在玩耍嬉戏中将9岁小孩的眼睛射伤致残,谁负责?怎么赔?有人认为,谁肇事,谁承担责任。但被告在答辩中称,原、被告的监护人都有过错,这种混合过错责任当由原、被告双方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请看法院如何判决。  相似文献   
9.
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捣蛋,为了管教孩子,许多家长或多或少都有打孩子的经历.然而,殊不知,孩子并非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也不是孩子的最终监护人,如果将孩子打伤或打残,那就不是过错,而是一种罪过了.不久前,江苏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的养母李征琴虐童获刑案,为那些持有“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器”错误观点的父母上了警示的一课.  相似文献   
10.
王秋实 《政府法制》2012,(23):20-20
为了落户北京,外地女子王某与精神病人小张登记结婚,被小张监护人发现,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婚姻无效。6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确认婚姻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