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丽 《中国公证》2007,(12):21-23
《孙子兵法·谋攻篇》里说:“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公证机构的战略谋划亦是如此。无论是宏观PEST环境分析,还是中观行业环境的五力模型分析,均属于公证机构外部环境的“知彼”范畴。正确的战略选择还将取决于对公证机构内在条件的分析和把握,做到“知己”,也就是古希腊神庙中的警示名言“认识你自己”。只有同时做到知己又知彼.恰当的战略制定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吴娟 《人事天地》2006,(4):18-19
通过公务员笔试进入面试的考生,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但并非每一个优秀考生都能成为公务员。根据以往经验,基本功扎实、笔试成绩不错的考生,也会因为事前准备不够充分、现场发挥欠佳等原因。而出人意料地落选。为了应对面试,考生如果能从考官的角度来了解公务员录用面试的内容、方法,作到知己知彼,则面试胜算的几率会更大。  相似文献   
3.
面试是求职过程中极重要的一关。虽然个人的条件及能力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事先有越多的准备,临阵必定有最佳的表现。如果你具备了以下九大素质和八大能力,那你的面试必能成功。  相似文献   
4.
黄家斌 《人事天地》2006,(10):16-19
这期的“考官赐招”栏目,我们邀请到了广西南宁东亚糖业集团人力资源部的黄家斌经理,他围绕企业的招聘面试全过程,细致、周到地谈了应聘者如果做好面试准备、如何应对面试等问题,非常具有指导性。这可是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近十年的HR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帮助广大求职者在“应战”企业面试官前,做好“知己知彼”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一国及地区贸易地位的重要支撑。中国的手机企业在科技创新行列中充当着先锋角色,从国际化发展的角度来探究中国手机企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检验科技创新发展能力。目前,比较知名的国产手机品牌有华为、小米、魅族、OPPO、vivo、金立、锤子、乐视、360、中兴、酷派、联想、一加等13个品牌。相对而言,国外知名的品牌有苹果、三星、索尼、LG、夏普等,实力非常强劲。中国手机要走国际化之路,需要知己知彼,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应对挑战,敢于面对竞争,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处事要量力而行,伺机而动。其中量力而行可使人知己知彼却不强己(人)所难;伺机而动可使人把握时机不会轻举妄动。反之,就可能使人行事欲速不达,力不从心。在这当中,诸葛亮的“克复中原情结”很令后人惆怅。  相似文献   
7.
李晓波 《中国保安》2012,(19):55-55
作为保安公司的一名成员,必须时刻掌握企业发展动向,熟悉行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坚持阅读每一期《中国保安》杂志,  相似文献   
8.
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这条兵家制胜之道同样适用于职场转型。诚然,并非所有的人职场之路都会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或者因为自己的理想而需要重新做出选择,因而转型成为众多职场人士无法避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顾久 《当代贵州》2011,(32):63-63
《奢香夫人》给我们的启示是,面临严峻的形势,需知己知彼,慎选相处之道。而这恰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相契合。  相似文献   
10.
臧华 《江淮法治》2010,(20):21-21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做到“知彼”,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