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3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63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72篇
世界政治   2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9篇
法律   1407篇
中国共产党   2371篇
中国政治   2914篇
政治理论   1036篇
综合类   173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870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710篇
  2008年   1149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78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强调“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为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举旗定向,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坚持真理、 坚守理想,践行初心、 担当使命,不怕牺牲、 英勇斗争,对党忠诚、 不负人民诠释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创立、 延续、 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今天,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丨解答丨《民法典》第162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盈亏乃商家常事,张老板依法应该接受这车货。代理人的行为是否“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关键要素是“在代理权限内”,至于“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杰 《法学》2020,(5):106-118
城市因人民而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成并确立城市存在的基础范畴,人民的城市权利则构成了城市存在的核心价值。建设改造自己和自己城市的自由是最宝贵的权利,也是迄今为止被我们忽视最多的一项权利。城市化进程中折射出的问题是公民与市民之间关于利益的多元性以及主体的多样性之间的平衡与断裂。城市权利的话语构造了城市理论以及人的尊严理论的关联耦合。法治建设的核心推动力及主战场是且只能是城市。只有在城市空间中,利益的表达、权利的聚合、自由的汇总以及社会的多元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权利的种类和内容才有可能渐次得到更新与发展,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也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从文本到行动、从理念到现实的有机协调。认真对待城市权利将成为我们构筑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实现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以及法治发展三位一体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6.
7.
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学术研究"本土化"向来是一个不断被提起并热议的论题。教育社会学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本土化"意识随即兴起,这一时期其"本土化"的目标主要在于"本土契合性",即教育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要如何契合中国的语言、社会和文化条件等方面。随着社会学及教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社会和教育的现实问题的密切结合,尤其是近代中国学者在参与乡村教育及乡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努力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构建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理论资源和现实素材的基础上,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得以不断发展。回顾和梳理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的历程,不仅能促进教育社会学学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为当前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相关理论问题之探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9.
10.
新冠病毒似不速之客闯进了武汉,闯进了中国,全国人民深受其害,武汉人民更是受苦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疫情。习总书记把这次战"疫"定位为"人民战争",意义深远,意味深长。这是一场和平时代的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仗怎么打?怎么赢?依靠谁?为了谁?我们的回答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赢得这场人民战争辉煌胜利的伟大动力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