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波  彭莉萍 《学理论》2009,(26):106-107
《祝福》和《白毛女》都是讲女人的悲惨故事。《白毛女》中喜儿的悲剧在于她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困苦环境,她需要别人的拯救;《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则不同,祥林嫂的悲剧源于旧的伦理道德,无论她所处的生活环境能否改变,只要她处于旧时代的伦理道德之下,谁也救不了她。通过《祝福》和《白毛女》的比较,鲁迅先生揭露和批判封建伦理糟粕"如匕首""如投枪"的风格和胆气,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门槛论     
乐朋 《法制博览》2011,(2):27-27
祥林嫂的悲惨故事,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她用一年工钱12块银洋,到土地庙去捐门槛,任人踩踏,以求赎罪,赢得尊重。可是,捐门槛丝毫无助于改变其不干净、不吉祥的身份歧视。在年关准备祭祖用品时,祥林嫂依旧不得染指。那道“祝福”的门槛,她到死也未能逾越。  相似文献   
3.
托马斯·哈代和鲁迅都是叱咤文坛的现代派作家,他们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德伯家的苔丝》与《祝福》分别是哈代与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之一,都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并且借助书中人物的命运对当时罪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血有泪的控诉。纵观这两部小说,从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的目的,题材的发掘、苦难主题的突出、写作手法的运用,作品思想内涵,以及人文精神的底蕴等等方面对其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一个男人,像祥林嫂似的不停诉说,这就是冯军。家破人亡的打击,让他的精神几乎崩溃。 一切,就发生在距离天安门不过50公里的地方。至今,那条河还流淌着污水……  相似文献   
5.
谈乐炎 《小康》2010,(3):50-50
新医改方案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但同时,由于医改具有的复杂性,新医改必将面临一系列全新的挑战 看病难,看病贵!这是中国老百姓多年来的抱怨,像祥林嫂的絮叨,急切而又无助。  相似文献   
6.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中塑造了祥林嫂这个不幸的中国旧社会妇女形象,而在20年前,有一位怀孕的四川农村妇女被拐卖至湖南,被骗成了别人的妻子。她在后夫家里产下了前夫的孩子,她一天也没有忘记与前夫和家人重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她错失良机。然而她比祥林嫂幸运的是,在儿子的帮助下,20年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与家人重聚。  相似文献   
7.
部队著名舞蹈家刘敏70年代末走上舞台,1985年获首届中国舞蹈大赛最高奖“桃李杯”女子成年组第一名,后多次获全国、全军舞蹈比赛一等奖,成为中国舞坛上唯一获得三连冠殊荣的舞蹈家。1993年,她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独舞晚会,其主要代表作《昭君出塞》、《刑场上的婚礼》、《割不断的琴弦》、《爱情之歌》、《祥林嫂》等一直在舞台上常演不衰。被人们称为“舞林常青树”的刘敏回顾自己的艺术历程,总结了三句话:“儿时学舞,重在摹仿;青年作舞,重在体现;今天跳舞,舞我合一。”刘敏不仅在舞蹈艺术上颇具造诣,她的为人也有一个很富哲理…  相似文献   
8.
祥林嫂对自身遭遇的反复诉说由于成为看客们取乐的对象而被当作是无意义的弱者的表现,然而祥林嫂的这种倾诉事实上正是一种反抗,完全符合人的自然心理需要,它体现出一种直面现实的精神,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交流的渴望。祥林嫂的失败不是她本人的失败,而是一个由看客组成的社会的失败。这一失败连同她临终前的疑问共同构成了对吕纬甫、魏连殳以及《祝福》中的“窝”这样一类“孤独”知识者的批判。这或许更符合鲁迅先生写作这一小说的本来寄托。  相似文献   
9.
鲁迅是永远的,不在于他的金钱、权力和地位,而在于他的作品,在于他开创的杂文和小说并立的双峰,永远隽永幽长,青青未了;在于他的杂文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辩,又饱含着烈火燃烧般的无限情怀;在于他诸多小说中塑造的苦难中华的群像,从狂人、闰土、祥林嫂到子君、孔乙已、阿Q等等,无不  相似文献   
10.
看客     
《法律与生活》2011,(16):48-48
第一次知道“看客”这个词,是在鲁迅的文章里。鲁迅的笔下有很多看客,有在《孔乙已》里嘲笑戏弄孔乙己的酒客,有在《祝福》里听祥林嫂讲阿毛故事的男人和女人们,有在《药》里围观革命者被砍头的“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的人……老师告诉我们,当年鲁迅弃医从文,在他的笔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疗救看客。那时候,我是看客的看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