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农 《党史纵横》2005,(5):54-55
章士钊在关健时刻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他做中共诤友的无悔人生。1949年春,毛泽东对即将到来的国民党和谈代表团并不抱太大希望,他清楚这是国民党的惯用技俩,打不过就谈,并不真谈,而是拖时间。但他对代表团的到来还是十分高兴的,因为,代表团的名单中有许多人已经是中共的老朋友了,其中就有自己的湖南同乡老友——章士钊。按辈份讲,章士钊是毛泽东长辈。他与毛泽东的老师、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至交,杨昌济很欣赏毛泽东,章士钊当然也喜欢。1920年,章士钊拿出两万大洋,资助毛泽东勤工俭学,这笔钱实际上是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2.
3.
19世纪以来,上海始终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命脉。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工商业最发达,工人阶级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城市。回到上海,病愈后的陈独秀忙得不可开交,既要受邀四处发表谈话或者演说,又要参与各种集会和纪念活动,还要接受媒体采访。但是,对陈独秀来说,此次上海之行,只是中转路过而已,“小作居留.即乘轮赴粤”.他最终目的地是广州。因为,在章士钊、汪精卫的力邀之下,他已经答应广东省省长陈炯明,赴广州创办西南大学。  相似文献   
4.
章士钊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他注意观察和研究近代民主政治,尤其是政党政治,他强调党纲的重要性,推崇英国式的政党内阁制,并由此提出了毁党造党说,即政党和国内政治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一方面,所谓党者尽毁之,既毁其名又毁其实,另一方面,造有党纲之党,在国内形成两大政党对抗的局面。毁党造党说轰动一时,但因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而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真心诚意 曹聚仁竭尽全力 1956年7月,当章士钊受中共委托,从北京到香港,为国共和谈穿针引线的时候,另一个神秘人物也风尘仆仆地肩负同样使命从香港来到北京,这个神秘人物就是曹聚仁。  相似文献   
6.
梁茂芝 《当代广西》2014,(11):59-59
正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广为人知,但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前,国共就曾实行过短暂的南北(解放区和国统区)"三通"。中共支持"三通"1948年秋开始,解放军进行了"三大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和华北绝大部分地区。11月27日,国民政府决定对解放区及其港口、海岸进行严密封锁,使原已薄弱的中国海运力量面临崩溃的境地。由于南北物资交流和贸易的渠道被切断,民族工商  相似文献   
7.
陈中原 《协商论坛》2009,(10):63-63
1955年元旦,中共中央办公厅像往常一样,收到了由各处呈送毛泽东主席批阅的丈件。在众多的公丈里,有一份材料显得与众不同,十分显眼。它是由当时担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章士钊送来的,其中除章士钊致毛泽东的一封信及章士钊题《满宫残照记》两首诗外,还有一年轻女子19岁时的西洋婚纱照和一张26岁时的满族旗装照。随后是这个女子用笔工工整整地写了十几页的自述。  相似文献   
8.
丁仕原 《湖湘论坛》2010,23(2):85-86,91
章士钊是近代著名的无党派人士。他早年投身革命,参与了许多重大事件,特别是在国共和谈中立下汗马功劳。在抗战胜利前后,他同其他国人一样,也曾经做过政党梦,并一度组建了学会。政党没有建成,他又着手实业公司的组建,开始商业运营。可惜好景都不长,这两个理想均腹死胎中,没有实现。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章士钊一生丰富多采,历史不能忽略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1962年新春佳节,毛泽东私人宴请末代皇帝溥仪,特请章士钊、程潜、仇鳌和王季范四位名流乡友作陪. @@ 上午8时许,毛泽东待章士钊等人入席后,一本正经地说:“今天请你们来,要陪一位客人.”章士钊环顾四座,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急切地问道:“主席,客人是谁呢?”  相似文献   
10.
姚宏越 《传承》2009,(3):32-33
胡适一生乐善好施,宽容大度,待人开诚布公,开风气不畏俗念,上至家国元首,下至街头小贩,他们无一不被胡适的交际魅力所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