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正二胡、板胡、笛子、唢呐、小提琴、葫芦丝…..这些乐器对于四师七十一团七连职工王建平来说,信手拈来就能演奏出一段优美的曲调,这个今年53岁的普通职工对音乐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这种爱好也让他的生活充满了色彩,也因为这种爱好他成为了该团小有名气的演奏明星。王建平1950年出生在七十一团七连,是家中的老大,他对音乐的爱好多少受到家庭的薰陶。王建平的父亲王敬珍是一名老党员,2012年获得感动四师人物,这位老人生前就是连队文艺骨干,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王  相似文献   
2.
弹琵琶的手在空中乱舞,吹笛子的身体左右扭摆,拉二胡者禁不住跺脚。近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一流剧院的民乐演出舞台上,以往只在女子十二乐坊之类“插电”的通谷新民乐演出中才看得到的景象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3.
如此的千辛万苦.他们终于生活到一起。结婚那天,没有鞭炮齐鸣,甚至连一句祝福的话也没有的。两个人的灯下,他为她吹了一夜的笛。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说:“华山是男人的山。”可是我还没到男人的山,就没了男人气,因为司机说,爬上去要一整天。到了山脚下,坐上了缆车。随着缆车不断地向上爬,缆车里的人有的开始惊叹,有的开始雀跃,有的闭上了眼睛。我相信, 再迟钝的人在华山面前也会震动的。下了缆车,爬了一会山,停下来休息。突然听到有人  相似文献   
5.
刘管乐(1918.1.24——1990.5.27)生前为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音乐家协会理事、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天津歌舞剧院一级演奏员。刘管乐自幼酷爱音乐,十岁时学习笛子便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和对民间音乐的执着追求。新中国成立后,刘管乐进入河北艺校学习,一九五一年加入天津音工团,后转为天津歌舞剧院。几十年来,他刻苦钻研竹笛吹奏艺术,创作出大量优秀脍炙人口的笛子独奏乐曲,并对竹笛这一古老的乐器进行大胆改革,还培养出一大批活跃于民族乐坛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6.
木叶情歌     
胡子龙 《今日民族》2012,(12):31-31
"三天不唱歌心发慌,三天不打歌饭不香",生活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渔泡江畔的彝家人,世世代代对乐器有着特殊的情感.笛子、口弦、芦笙等乐器,是很多彝家人的随身之物,这些乐器成了他们生活甚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彝山的每一场热烈的歌舞,都是由笛子、弦子、芦笙等乐器引领起来并推向高潮的;彝山的每一轮月亮和太阳,也都是伴着笛子、弦子、芦笙等乐器的韵律升到林梢头的.不敢想象,没有乐器的彝山,将会变得何等的单调寂寥,枯燥沉闷.  相似文献   
7.
“这笛子陪伴我半个世纪了,简直就算是我的第二条生命。” 郑行余一直喜欢音乐,参军前就喜欢吹笛子,于是他一个战友的父亲就送了他一支笛子。不久,当他成为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的时候,就带着这支心爱的笛子。吹笛子成为他在战场上的一大乐趣。特别是对着朝鲜冬天的皑皑白雪,他就情不自禁地想家,想老母亲。  相似文献   
8.
周泰石  孙一阳  吴雁 《传承》2012,(20):78-79
中国民族器乐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中丝、竹乐器更是民族音乐的代表,它们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论述以丝竹的代表乐器笛和琵琶为论述对象,阐述中国文化蕴含在中国民族乐器中的独特魅力,对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