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吴道麟 《春秋》2014,(6):7-10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趁德国忙于应付欧洲战场之机,于1914年11月13日出兵侵占了青岛,从此青岛又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长达8年之久。日本侵占青岛后和德国一样,首先是控制青岛的经济命脉,以青岛为基地,加紧对山东内地进行资源掠夺:所不同的是,德国占领之初,首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日本则是坐享其成,一方面控制了与经济密切相关的港口、海关、铁路、邮电等管理权,  相似文献   
2.
外资占领国内高端零售业——物流业众所周知,近10年外资超市店已占领各大中城市零售业主流地位。外资超市的扩张就是外资物流网的扩张,就是对国家流通网的占领。主流舆论喜欢谈"入世"的好处,却不愿提及外资对我国经济命脉的侵蚀和威胁。  相似文献   
3.
《福建党史月刊》2009,(8X):104-104
<正>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福建承载了太多的灾难和屈辱。鸦片战争后,福州、厦门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帝国主义的势力就接踵侵入,疯狂掠夺,控制福建的经济命脉。抗战时期,福建曾多次沦陷,侵华日军的野蛮屠杀更是福建人民心中永远的痛。福建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饶,顽强抗争,发奋自强,用精神力量推动社会进步,成为福建人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曹锐,字健亭(排行老四),早年在大沽魁钰盛米庄学徒。曹锟发迹后弃商从仕,官至直隶藩台,因与同僚不和去职还乡,后曾任北京清河呢革厂总办等职。1919年出任直隶省长后,买官鬻爵、任用私人,几乎控制天津经济命脉。他把直隶全省一百多个县县缺,按特、大、中、小等定价,分别收取上万、几千不等费用,  相似文献   
5.
纪修 《南风窗》2011,(7):80-82
"赌王"家族可能难以找到有足够威望的继承人来取代何鸿燊。如果"澳娱"及"澳博"今后"群龙无首",澳门博彩业中的华资和美资企业将失去平衡,让美资博彩公司坐大,掌握"话事权",控制澳门的经济命脉博彩业。  相似文献   
6.
吴海 《新民周刊》2012,(2):54-55
若实行严厉制裁将伊朗踢出世界石油市场,断绝伊朗政府的经济命脉,不排除伊朗政府破釜沉舟,做出武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过激行为。1月1日,正在霍尔木兹海峡演习的伊朗海军试射了一枚中程地对空导弹,同日德黑兰宣布造出首个核燃料棒。熟悉美伊冲突剧本的看客们知道,这又是同一场大戏的两个剧目。2011年11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报告...  相似文献   
7.
正金融问题关涉一国经济命脉,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精英人物在大声呼吁"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试图推动中国银行实现私有化。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警惕银行私有化的依据我的看法是建立在以下文献基础上的:在货币发行方面最有威望的作家伯纳德·李特的《反思货币:新通货如何使短缺摇身变为繁荣》;自上世  相似文献   
8.
微观察     
《乡音》2014,(7):1-1
国企改革要确保中国经济安全《红旗文稿》: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防止外资控制我国经济命脉。我国的国企关系着国计民生、维护着国家经济安全,如果外资、外企介入国企改革,要首先考虑经济安全问题和整个国家安全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6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已对外资开放的产业中,每一个产业排在前5名的企业几乎都被外资控制着;尤其是中国的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竟然在21个产业里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这个数据今天应该更加触目惊心!因此,一定要警惕外资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际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危害中国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9.
陈祥生 《探索》2007,(2):151-153
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经济的安全状况,是关系改革开放如何推进的大问题。本文不同意“中国的经济安全到了建国以来很危险的时期”的观点,认为在国有经济仍处支配地位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安全是有保障的;中国对外开放的度是恰如其分的;在不涉及国计民生的一些产业部门,即使外资控股也无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淡马锡模式"即指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经营方式。作为新加坡政府全资控股的巨型投资公司,淡马锡在自1974年成立至今的近40年里不但始终控制该国包括金融、港口等产业在内的经济命脉,更为股东取得了高投资回报率,因而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国有企业经营的成功典范。作为全国最早践行"淡马锡"模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