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南京也霸气     
南京博物院的两件小物,展现了南京的另一面——豪情情、雄心、胸怀、气魄。它们把南京与世界牢牢系在一起南京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誉,但提到南京的时候,本地人似乎有意回避它曾经的显赫繁华。因为,南京会让人想到秦淮河畔"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痛切,石头城外"潮打空城寂寞回"的悲凄。人们唏嘘,在这里建都的王朝总是"短命",甚至连它曾经的名字——金陵,都显得绮靡柔弱。烟雨秦淮、江南佳丽、桨声灯影,这些原本是南京的独绝风流,也都常常成为人们在回顾南京历史时惋惜的"硬伤"。  相似文献   
2.
李华 《求索》2010,(8):198-200
两晋是六朝动物赋创作的高潮期,两晋赋家基于"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可以喻大"的创作观念,多方拓展题材的表现空间,写物则注重动物物貌物态的细致描绘,抒情言志则呈现多元的内涵特征,修辞则注重以华丽辞藻编织"美丽之文",整体上呈现出了"流韵绮靡"的艺术风貌,是咏物文学在魏晋时期长足发展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胡培培 《理论月刊》2008,(7):119-121
西晋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时的诗歌创作,一扫前代质朴的文风,朝着绮靡华丽的诗风发展.西晋绮靡诗风的形成与"文的自觉"发展的必然趋势、寒素文人的功利性心态以及当时崇尚声色之美的社会风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诗论的两大倾向--重政治教化与重自由抒情,其主要区别在审美趣味,诗教强调作品情性与风味的温柔敦厚,推崇中和之美.因之,屈原的"发愤抒情"、陆机的"缘情绮靡",一于内而论情感,一于外而论文辞,然实表里相依、气声相应,各以其"发愤"、"绮靡"突破诗教的美学要求,呈现新意.若拈以"言志"、"缘情"区分此两类诗论倾向,不免易滋误解,遮蔽了二者区别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5.
从艺术形式着眼,陆机诗歌的"绮靡"风貌主要基于三个层面的建构:其一,辞采清绮。陆诗造语清雅、设色清绮,崇尚文言、成词,且讲究练字,着意塑造清澄、静美之意境。其二,流韵绮靡。陆诗根据情感需要决定句中平仄和句尾用韵,用平缓之声韵抒发哀而不怨之情,用抑扬顿挫之声韵表达怨诽之意,声调沈郁、蕴蓄,有幽咽、低徊之风貌。其三,析文绵密。析文指文字上的对偶,陆诗对偶数量多,且种类繁富,呈现出整饬之美;析文亦有剖析之义,在结构上,表现为铺衍,在句法上,表现为绵密,陆诗整体呈现出"细密"的风貌。这些审美质素共同构成了陆机诗歌的"绮靡"风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