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69篇
中国共产党   175篇
中国政治   195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6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人的本质含义 有人解读以人为本,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以及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其实,人就是人,不管哪种意义上的人都是人,都具有人的共性.人的共性就是人的本性.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人和社会是一对范畴,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不能没有人.以人为本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所以,以人为本不同于以民为本,自古以来就讲国以民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和国是一对范畴.因此,认为以人为本主要就是以民为本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1975年1月4日,我和夫人雪白离开我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乘火车直接赴我驻苏联大使馆工作。两天两夜后到达莫斯科,使馆政务参赞马列和领事郭育山到车站迎接我们。进到使馆,刘新权大使和夫人黄友辛以及其他熟悉的同志都来看望我们。大家热情漾溢,像—股热流温暖了我的全身,我深信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二战后联合国在进行国际干预的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国际干预手段。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发生了重大变化,突破了传统的维和三原则,对国际干预产生了恶劣影响。要想使国际干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国际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4.
毛志成 《中国监察》2010,(24):60-60
近年来,全国性的、世界性的大型天灾都有多发、频发态势。除了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森林大火,听了之后觉得是偶发事件之外,至于旱灾、水灾、风灾、沙灾以及北极冰层的破裂和消融等等,都近于司空见惯。若是包括人祸,如矿难、空难、车祸以及某些国家的战祸、匪祸等等,也是接二连三,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5.
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大批苏俄犹太人移居异国他乡,这不仅是由于反犹浪潮的肆虐,而且还有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苏俄犹太人的迁移加快了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的进程,加快了哈尔滨等新兴犹太聚居区的兴起,同时也成为第三次“阿利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交流日益频密,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体制结构及群体心理这两个纬度对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心理进行路径分析,并希冀能够给城市管理体制的改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突出而重要的组成部分。颜色词汇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词汇。维汉两种语言有着相应的颜色词汇,对颜色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程度的对应性,同时又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独特的文化含义,即又具有不对应性。所以,维汉颜色词汇的差异只有从结构形式、语法意义和文化特征等方面去分析,才能从中正确把握维汉语颜色词汇的文化含义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黎明 《党的建设》2013,(11):25-26
主人公心声:“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不能仅当工作,而要当事业来干。” 记者点评:她扎根基层22年,竭尽全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实践者。“好书记”既是群众对陈冬梅的由衷赞叹,也是对党的基层干部的最大褒奖。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12)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拥苏运动。这场运动的兴起与共产国际的领导有直接的联系,一方面,共产国际认为帝国主义反苏战争"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共产国际的"东方战略"要求建立全世界的反帝统一战略。为了开展这场运动,中共进行了广泛的群众动员,通过反帝拥苏宣传、组织游行示威、建立群众性组织等手段,推动反帝拥苏运动的进行。然而,在观察了多股势力的回应之后,我们发现这场反帝拥苏运动发生了异化,表现在:反帝拥苏运动有悖于民族利益;反帝拥苏运动根本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0.
约稿通知     
《世纪桥》2013,(8):97-F0003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世纪桥》杂志的支持与关注。 《世纪桥》1987年创办,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学术界和出版界已有较大影响,系中国共产党类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网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博看全球畅销期刊伞文收录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