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心宇 《党政论坛》2011,(20):43-43
现在我们所说的“超级大国”,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当时世界上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格局,这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可以让其他国家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们所说的"超级大国",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当时世界上形成了美苏争霸的格局,这两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可以让其他国家相形见绌。然而这一切都在苏联的解体之后消失了,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成为了一个似乎仅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虚弱国家,其GDP已经缩水到连韩国都比不上。  相似文献   
3.
美苏对华时局干预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所以能够召开,是当时国内国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国际上美苏对华时局的干预则是政协最终得以召开的主要因素。当时,美苏通过雅尔塔协定中有关中国条款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苏条约》所确立起来的两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并通过 1945年底的三国外长会议,对战后国共两党围绕政治协商会议所进行的长时间的激烈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最终促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相似文献   
4.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的新格局,在这个格局中既有激烈的对抗,又有相互的妥协.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出兵干涉,就是这种对抗的激化表现.但是,斯大林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他的个人因素,一直避免与美国爆发战争,而是把出兵援助朝鲜的重任转嫁到中国身上.  相似文献   
6.
辛源 《传承》2014,(8):26-27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生活,直到1948年3月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延安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尚未处于执政地位,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为捍卫国家主权,党对国家的外交活动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在此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苏的政策研究,以及探索出的一系列独立自主的外交策略对处于复杂国际环境中的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俄关系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并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相互尊重和平等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最重要的前提。随着形势的变化,中俄关系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迎来大发展的新时期。影响中俄关系的主要外部因素是美国。中俄与美国之间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但是现在的中关俄"三角关系"与历史上的中美苏"三角关系"有质的不同。在政治和安全领域,中俄关系的水平大大超过中美关系;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中美关系的发展水平大大超过中俄关系。推动中俄关系发展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体主要是民间和市场。美国企图同时对付中俄两个大国,是注定要失败的。中俄各自的战略处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必须坚守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原则,否则两国关系的基础就会遭到破坏。良好的中美关系对中国极为重要。中美应该避免走历史上大国冲突的老路,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建立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在复杂多变的多极化时代,"进取性的均衡外交"应该是中国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漆海霞  孙兆瑞 《当代亚太》2022,(4):99-133+167-168
权力转移会伴随大规模战争吗?如果回顾中国古代经验,春秋时期霸主国的更替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文章从体系演化和规范变迁的角度加以解释,并提出以下假设——权力转移过程中是否爆发大规模战争,除了受到崛起国与霸主国力量对比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大国崛起方式究竟是采用尊周模式还是强权模式的影响。春秋初期霸主国选择尊周,但是周天子接受霸主国的地位会导致自身合法性被削弱,进而导致规范退化,使之后的崛起国更倾向于争强模式,结果便是大国战争增多。文章构建了两个三方演化博弈——周天子、崛起国和霸主国的三方互动,以及周天子、霸主国和其他诸侯国三方间的互动,博弈均衡解印证了上述假设。此外,文章还对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的争霸路径进行了案例比较,从而有力解释了为何春秋早期争霸战争较少而春秋晚期战争增多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大国奔月     
谢来 《党政论坛》2014,(6):33-33
随着美苏争霸狂潮的退去,人类“登月”成了昙花一现。短暂的登月热潮也突然降温。从1976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的探月活动只有日本发射的“飞天”号月球探测器,这是第一次由美苏之外的国家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但该探测器没有从月球轨道上发回数据。  相似文献   
10.
闫兴  孙哲 《法制与社会》2011,(3):200-200
冷战结束后,美苏两极争霸的体制瓦解,在两极体制下孕育发展起来的多极化趋势继续向前发展。在两极体制瓦解的后冷战时代,世界进入了一个均势打破后的失衡时期和从失衡向新的均势过渡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