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59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115篇
工人农民   114篇
世界政治   4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5篇
法律   4498篇
中国共产党   2413篇
中国政治   4277篇
政治理论   1653篇
综合类   378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358篇
  2012年   1360篇
  2011年   1253篇
  2010年   1243篇
  2009年   1234篇
  2008年   1690篇
  2007年   1116篇
  2006年   945篇
  2005年   866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502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57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应当成为刑法的重要目的。刑法学者虽然口头承认其重要性,但在理论研究上对预防功能始终充满警惕,认为预防具有内在扩张逻辑。因此,学界提出用法教义学体系对预防进行控制。但法教义学的控制方案无法提供清晰的标准和明确的方法,显得左支右绌。预防水平实质就是刑法的调整范围和刑罚的严厉程度,对它的控制应当使用经济分析的方法,以成本控制的形式进行。成本控制下的最优预防应当成为刑法的规范目标。成本控制理论不仅更加开放和统一,还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法教义学控制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法教义学者将体系化等同于理论统一。  相似文献   
2.
社会中层出不穷的"闹大"是公共治理状况的一面"镜子",也是转型时期政策议程建构的重要路径。本文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对2003-2019年发生的40个"闹大"案例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级(层)政府支持是"闹大"成功的必要条件。推动"闹大"成功的充分条件组合共有八种,可具体归纳为制度框架使用模式、集体施压模式、专家引导模式和暴力强推模式等四种解释模型。公民"闹大"成功是多个条件组合的结果,在核心条件发挥基础作用的前提下,适当的辅助条件更容易触发政策议程,推动问题解决。文章为公民"闹大"的行动逻辑提供了新的因果解释机制,也为理解形形色色的"闹大"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3.
"低级红"与"高级黑"现象频频在网络宣传工作中出现,对网络舆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造成群众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误解,事实上抹黑了党和政府形象,不利于党的政治建设。文章分析该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现实特征、典型表现及成因,有助于公众了解其本质。基于此,应从加强宣传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网络监管三个方面探讨解决的路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十余年来259份刑事裁判文书实证分析发现,行乞者犯罪近几年呈现平稳增长、犯罪分布分散化、常实施传统侵财及侵犯人身安全等犯罪、累犯或前科占比较小、轻刑化趋势明显等特征。犯罪场域监管力度不足,以及行乞者贫困、学历低等个人因素,成为行乞者犯罪的重要诱因。“破窗理论”中的失序行为常与犯罪相伴而生、当失序行为叠加至“上限”时易引发犯罪、通过秩序维护控制犯罪等主张,较为契合行乞者犯罪之治理需求。因此,需要通过改善场域环境,多方联动治理,倡导设立“邻里守望”项目改善行乞者犯罪的外部环境;在行乞者陷入行乞前,精准扶贫;在行乞时,强化救助;在犯罪后,辅以司法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公共安全行业毒物分析标准化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现行公共安全行业毒物分析标准的内容、范围和特点 ,探讨我国公安毒物分析标准化的趋势是 :强化执行标准 ;制定新的标准 ;修订现有标准 ;制定有力措施保障标准的执行  相似文献   
6.
7.
黄楚新 《人民论坛》2020,(6):110-112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政府采取了“饱和式”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政府、企业及机构、社会民众等多元主体联动打造出全域防控体系。从其正面效应来看,全民监督提升了疫情防控实效性,自发自觉抗疫增进了民族凝聚力,传播暖心故事有效化解了社会焦虑感;从其负面影响来看,“饱和式”应对易引发恐慌情绪,导致网络谣言滋生,从而招致负面攻击。要实现对疫情舆情风险的有效防控,可通过主动发声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及时解疑答惑消除外界质疑、建立健全舆情联防联控系统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8.
在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下,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生存空间可划分为农村行动情境与城市行动情境,这有助于描述与研究农民工的行动选择与生存状态。基于影响行动情境的内部变量和应用规则对农民及家庭的行动选择、结果以及影响进行深入解析可以发现:在农村,传统农业转型缓慢,农业现代化滞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农民不得不离乡背井;在城市,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户籍"坚冰"难破,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农民想留却留不下。在非均衡的制度安排下,农民工通过家庭化迁移来实现家庭弥合并非易事,不得不处于"半市民"状态,家庭处于离散状态。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