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法律文书写作对于法律工作者来说.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基本功。警官要写公文材料.检察官要写起诉书.法官要写判决书.律师要写诉状、代理意见、辩护词等。如果法律文书写作的水平低下.错误百出.很难想象他会是一个好的法律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年前,我应邀参加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在福州举行的《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首发式暨张茜、王于田井、凌奔同志90诞辰纪念活动,并有幸得到作者的亲笔题赠。 书中描述了三位新四军女兵:汉江边的兰芝——张茜、才女教育家——王于阱、鸠兹侠女——凌奔的非凡人生。她们分别是开国元帅陈毅和开国上将叶飞、钟期光的夫人。  相似文献   
3.
沙湖随想     
朱正雄 《共产党人》2012,(Z1):103-104
驼铃声声风吹柳,烟波渺渺雨润沙。碧水引得游人来,苇荡深处鸟戏鸭。这几句描写,是我对沙湖发自内心的由衷赞美。我曾多次去过沙湖,可每每都令人耳目一新,前不久,又陪几位外地朋友去游览。这些朋友和所有初到的游客一样,一踏入景区就被沙湖那塞北  相似文献   
4.
秋临野鸭湖     
十月初的周日,我来到地处延庆的野鸭湖。远远地,就传来野鸭"嘎嘎"的叫声,彰显着这个湿地公园名字的由来。湖边,几个游人正拿面包屑往湖中投喂,野鸭们扑动翅膀抢食,难怪有那么大的声响。北京的秋天美丽而短暂。人们刚从暑热中解脱出来,还未来得及享受天高气爽、云淡风轻的初秋,仲秋就急匆匆地到来了。湖边多是柳树,部分叶子已带着枯黄,周边的草地也已呈现出大片的黄色。  相似文献   
5.
雪原之泉     
沈阳往西四十里,有个叫兴隆堡的镇子。镇子四围,早先尽是涝洼塘,又长年叫盐碱渍着,啥也种不活。芦苇倒长得挺野。芦苇不是庄稼,撑不饱肚子。好在地底有石油。辽河油田的采油机日夜耸在那儿,一片林子似的。机身是涂着颜料的,黄橙青蓝,闪着或暖或冷的光,在无际雪原上开出不凋的花。冷艳的色泽,把人带回深沉的夜。这些机器不知是哪年立起的。从底座往上瞅,驴头、游梁、连杆、曲柄……我多年前去大庆,听石油工人指点着讲起过。这些机器,若给夕阳晚霞一衬,显得美。数九天,地冻硬了。昨夜下的雪,半掩着几蓬荒草、几块白石头。盼春的人,要耐得漫长的等待,才可望枝头的绿意而微笑。天阴着,沉下一片暗灰的颜色。远处低卧几个村子,一些院墙、一些柴垛,叫雪光映得影影绰绰。新民一带  相似文献   
6.
傅佩荣 《传承》2008,(13):42-45
人被称为万物之灵,在碰到严重天灾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自己其实非常脆弱,但是许多哲学家提醒我们,鼓励我们说人类毕竟还是伟大的。法国的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说人是大自然最柔弱的芦苇,芦苇非常脆弱,风一吹它恐怕就折了,人的生命跟芦苇差不多,  相似文献   
7.
苏瑷 《公民导刊》2010,(1):52-53
<正>寒夜,窗外嘉陵雾霭沉沉,耳边不停地响着额尔古纳乐队的《鸿雁》,歌声苍凉低回,"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北风凛冽着潮湿的寒冷,这首来自《东归英雄》的长调裹挟着北方的爽利,能将润湿的心风干,让人无端而暖意地想到八千里外八百年前的成吉思汗,弯弓射雕……  相似文献   
8.
雁荡山在浙江省东南温州乐清市境内,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据说其名源于: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秸草为荡,秋雁宿之。雁荡山的景色有三绝,称为二灵一龙:二灵指的是灵峰景区、灵岩景区;一龙是大龙湫瀑布。  相似文献   
9.
相约春日     
岸柳依依,河水中知冷暖的鸭子,悠闲地在水中或梳理着羽毛,或一头钻进水中觅食.波光粼粼,芦苇青青,桃花艳艳,一只捷足先登的春燕,在飘拂的柳梢上穿来穿去,选一撮新泥去改造自己的家. 找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周末,不妨外出旅游. 田野里,青青的麦苗正迎着温暖的春光伸直腰杆,舒枝展叶,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0.
我站立的岸地,是江水的终点,也是海水的起点。极目远眺,前面是茫茫苍苍、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初夏的熏风,从密集苇叶梢上掠过,掀起层层绿浪,一直波涌到天的尽头。我拉近一株细秆的芦苇,抚摸碧绿的叶片,有润滑柔软的丝绸质感。这临水的禾本植物,成千成万成亿株簇长在一起,绵延百里,孕育成一股浩瀚壮阔的气势,形成一大块被国际有关组织于2002年编定为1144号的重要自然保护区——崇明东滩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